归命门。而总不离于胃。却又以三焦为下而上上而
下者之主也。(三焦为命门元气之使)惟三焦之气。根于至阴。际于至阳。而石膏萃清寒之
精。有合于三焦元气。根于至阴者。其味辛甘发散。更有合于由至阴而彻至阳者。然则石膏
之致其清寒于肺胃。固犹是元气之上布。但阴胜于阳耳。其举甘寒之气锤为甘辛。阴得随阳
而入胃至肺以际于天。举甘辛之冲味致其清寒。阳得随阴而由肺降胃以极于地。是其所疗诸
证。似以三焦为体。肺胃为用。而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亦自完其阴中达阳之用也。顾何以又
为阳明主药。盖缘水火之气。附于中土。以为用耳。(如伤寒传经由太阳而次阳明。可以思
矣。)本经首主中风者。其义云何。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不足而阳有余。即谓风之
淫。阳不足而阴有余。即谓风之虚。兹味之阴有余者。正以对待阳有余之证而治其风淫也。
(真阴之丽于阳以升者。易为六淫之所侵。七情之所耗。侵之耗之。阳乃独亢而化风矣。是
为风之淫。淫者阴不能为阳守也。)方书主治诸证。属于风者强半。而热即次之。(能化亢阳
之淫气而静其风。更能散风化之厉气而除其热。)凡热留而不散。致销烁真阴已甚。非此不
能息酷烈之焰。而置清冷之渊。缪氏所谓功同金液。且云用之鲜少难责其功也。夫人身元气
之用。用于离中。坎以心为火主。而火实藉水以为用也。元气之根。根于坎中。离以肾为水
主。而水实藉火以为体也。三焦主元气。而元气之根柢在命门。然则投此清寒之气味。得不
留意于三焦之根柢。而只于足阳明胃经论治哉。(兹味从皮肤而散热。即从阳归阴之功。从
骨空而祛热。即从阴达阳之功。举五脏六腑。或气或血。皮肤脉肉筋脑髓骨与胞皆及之。)
或曰。元气之说是矣。第其为胃经大寒药而用之。有宜有忌者何故。曰。石膏所宜。正以救
元气也。盖阳炽于肺胃之间。则火与元气不两立。经所谓至阳盛则地气不足。故宜石膏以泻
阳而存阴。至其所忌。亦以救元气也。盖肺胃之阳未亢。相火即是元气。经所谓通天者生之
本。故忌石膏以存阳而达阴也。审于斯义。则中土握升降之枢以为元气转关者。其宜否
当自了然。东垣所云立夏前不宜多服。正为宜升之时耳。虽然。用此味全要认定是气分除热
之药。与血分全无涉。即其能退数脉。亦以甘味为血生化之原。更有辛以达之。而气为血主
。正合于内经化原之义。先哲谓血虚发热禁用者。又恐气虚不能胜此味。更绝血之化原耳。
即如除热不偏用苦寒。因苦寒固入血分。令阳之郁者愈不得散。亦欲救化原之意也。若夫内
伤之证。(食积痰火)由于阳分壅遏其正气。以成有余之热者。皆能治之。如头痛齿痛是也。
若由于元气不足以生痰热。则未可概施。又如内伤消渴。有劳伤脾脏。以致心火乘土。善消
水谷为糟粕。而不能化为精血以养五脏者。与内伤实热之消渴。自难例治。然则何以三焦蒸
热在脏腑之中者亦用石膏。曰。诸蒸皆因热病后食肉饮酒。或犯房事而成。(五蒸汤分属脏
腑形证。投治药味。历历不同。具见准绳虚劳中。)惟于益气补血中。更入石膏以清散其结
热。如虚烦消瘅之治。诸方固可稽也。故在胃气虚者。不可投。至气血不足而有结热在气分
者。果使补泻得宜。主辅中节。安能惩噎废食。舍此中病之味哉。
石膏本解实热。祛暑气。散邪热。止渴除烦之要药。温热二病。多兼阳明。若头痛遍身
骨痛而不渴不引饮者。邪在太阳也。未传阳明。不当用。七八日来。邪已结里。有燥粪。往
来寒热。宜下者。弗用。暑气兼湿作泻。脾胃弱甚者。弗用。疟邪不在阳明则不渴。亦不宜
用。产后寒热由于血虚。或恶露未尽。骨蒸劳热。由于阴精不足。而不由于外感。并弗误用。
(仲淳)
〔辨治〕 生石中作层者真。石臼中捣成粉。密绢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水澄令干。重
研用之。近人因其性寒。火 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作散者 熟。入煎剂半生半
熟。凡入煎剂。碎之如粟米大。先煮数十沸。乃入余药。以其气味难出故也。



<目录>卷五\石部

<篇名>滑石

内容:广之桂林各邑及 峒中皆出之。山东蓬莱县桂府村所出者亦佳。(濒湖)
味甘淡。气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兼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主荡胃中积聚寒热。
去留结。利中。通九窍六腑津液。和血脉。益精气。解燥渴。除膈上烦热。疗身热。泄 。
利小便癃闭淋沥及黄胆水肿香港脚。兼滑女子难产。下乳汁。妊娠小便转脬。治前阴窍塞不利。
性沉重。能泄上气令下行。用质之药。故利窍不与诸淡渗药同。(洁古) 属金而有土与水。
无甘草以和之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