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精
气不
中寒者勿服。(仲淳)



<目录>卷九\隰草部

<篇名>蕺

内容:一名鱼腥草。生下湿地。其叶似荇而腥气。其状三角。一边红。一边青。
\x叶\x
味辛。气微温。有小毒。阴中之阳。入手太阴经。 治痰热壅肺。发而为痈。时吐脓血
。又为痔疮必须之药。 肺主气。此味辛温能散。故治痰热壅肺。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湿
热甚。则为痔疮。得辛温之气。则大肠清宁。治肺痈。用鱼腥草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
神效。 痔疮肿痛。鱼腥草一握。煎汤熏洗。仍以渣敷即愈。多食令人气喘。发虚弱。损阳
气。发香港脚等害。慎之慎之。(仲淳)



<目录>卷九\隰草部

<篇名>蒺藜子

内容:有二种。一种刺蒺藜。蔓生。细叶布地。入夏开小黄花。秋深结实。状似菱米
刺。实有仁也。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绿叶细蔓。其刺在茎。绵布沙上。七月开
黄紫花。九月结荚。长寸许。
隔纸焙炒。色香胜茗。微火煎煮
\x刺蒺藜\x
味苦辛。气温。入手太阴足厥阴经。其性宣通。久服不冷而无壅热。(志) 主治下
去燥热。疗肺气胸膈满。治恶血破症聚。及喉痹乳难风秘。明目益精。疗水脏冷。小便多
止遗溺泄精溺血。(诸本草) 方书治中风水气胀满。喘逆痰饮。大便不通。赤白浊。疝。
芥穗。治遍身风痒。 大便风秘。刺蒺藜炒一两。牙皂去皮酥炙五钱。为末。每服一钱。盐
茶汤下。 月经不通。蒺藜当归等分。为末。米饮。每服三钱。 难产催生。并下胞衣及死
胎。刺蒺藜贝母各四两。为末。米汤服三钱。少顷不下。再服。 万病积聚。七八月收刺蒺
藜水煮。晒干蜜丸。梧子大。每酒服七丸。以知为度。其汁煎如饴服之。
〔论〕 刺蒺藜成熟于秋。外刺坚劲。禀金之形与色。而更兼乎火之气与味。为肝之用。
药虽为风剂。却与辛散风气者不同。人身火为金之主。则气化而媾于风化之木。金为火之用
。则血化而静乎血脏之风。刺蒺藜金火合禀。故别录谓其下气。日华子谓治肺气胸膈满。而
本经首言治恶血破症聚等证也。夫风木之阳。原乘于三焦之气。而金以合于火者主之。风脏
之血。原根于至阴之水。而金以为火用者化之。是则本经首言治恶血者。以肺之气化在
血。而是物结实于秋。固得金气之专也。金气专而不得火为主以致用。则气化不全。火为主
而实
不结于深秋以趋水。则血化不裕。惟全其气化者。乃能裕其血化。金固以火为夫水为子也。
(金气专故孕水而化血。且金以火为主。故其气化在血。)方书用治水气肿满。及痰饮热结
诸证。非因气化之在血者。从阳透阴而阴乃化。阴化则归肾。所谓上焦之阳。得阴降而随之
以下者欤。夫人身气血之病。每由于后天。(在上中二焦。而后及于下。)凡下焦之虚而不固
者。缘上焦之气不能下周于气海。而血并不得下归于血海。经所谓天气盛则地气不足是也。








〔修治〕 炒研去刺。为末。如入煎药。临时调服。不入汤煎。
白蒺藜 此沙苑蒺藜也。
气味甘温。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之。 方书治痿证。赤白浊。(二蒺藜同用) 耳


脚膝
风。
人有



〔论〕 同州蒺藜。专禀金气之浓。故其气有腥。腥。肺所主也。其味甘。微焙之即香。


则此味益肾。较为精专矣。 又刺蒺藜入肺与肝。沙苑蒺藜入肺与肾。刺蒺藜为风脏血
其治上者多。沙苑蒺藜为肾脏气剂。其补下者专。
性能固精。凡命门火炽。阳道数兴。交媾精不得出者。勿服。(仲淳)
〔修治〕 以如前所说为真。即同州亦多伪者。或炒。或酒浆拌蒸为末调服。不入汤药。



<目录>卷九\隰草部

<篇名>谷精草

内容:收谷后。荒田中有之。一科丛生。叶似嫩谷秧。抽茎高四五寸。茎头有小白花。点
星。九月采花。阴干用。(濒湖)味辛甘。气温平。入足厥阴。又入足阳明经。补肝气之
药也。 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濒湖) 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
目中诸病。加而用之。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又) 谷精草得阳明燥金气化。体

散结。
密蒙花生
谷精草二
谷精草为
〔论〕 谷精得谷气之余。较他辛味。止于入肝为散者有间。故洁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