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药征
书名:药征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自序

内容: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周官》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共医事。由是
观之,药毒也,而病毒也,药毒而攻病毒,所以瞑眩者也。而考本草,有毒者有焉,无毒者
有焉,为养者有之,不养者有之。于是人大惑焉,世远人泯经毁,虽欲正之,末由也已,今
之所赖也,天地人耳。夫有天地,则有万物焉,有万物,则有毒之能也,有人则病与不而有
焉,是古今之所同也。从其所同,而正其所异也,孰乎不可正哉!扁鹊之法,以试其方也,
药之瞑眩,厥疾乃瘳,若其养与不养邪,本草之云,终无其验焉。故从事于扁鹊之法,以试
其方,四十年于兹,以量之多少,知其所主治也。视病所在,知其所旁治也。参互而考之,
以知其征,于是始之所惑也,粲然明矣。凡攻疾之具,则药皆毒,而疾医之司也。养精之备,
则辨有毒无毒,而食医之职也。食者常也,疾者变也,吾党之小子,常之与变,不可混而为
一矣。而本草也,混而一之,乃所以不可取也。不可取乎,则其方也。规矩准绳,是故扁鹊
之法,以试其方之功,而审其药之所主治也。次举其考之征,以实其所主治也。次之以方之
无征者,参互而考次之,以古今误其药功者,引古驯而辨之,次举其品物,以辨真伪,名曰
《药征》也。犹之一物也,异其用,则异其功,是以养其生者,随其所好恶;攻其疾者,不
避其所好恶。故食医之道,主养其精也。故撰有毒无毒,而随其所好恶也。疾医之道,主攻
其疾也。故药皆毒而不避其所好恶也,而为医者不辨之,混而为一,疾医之道,所以绝也。
夫古今不异者,天地人也。古今异者,论之说也。以其不异,以正其异,不异则不异,异则
异也。譬如人君用人,率材则功,达材则无功矣。一物无异功,用异则功异,用养生乎?用
攻疾乎?养生随其所好恶,攻疾不避其所好恶,不知其法,焉得其正?其法既已建,而后以
其不异,以正其异,不异则不异,异则异。《诗》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是之谓也。
盖今之为医之论药也,以阴阳五行,疾医之论药也,唯在其功耳。故不异则不异,异则异。
然则治疾如之何,匪攻不克;养生如之何,匪性不得。吾党之小子,勿眩于论之说,以失其
功实云尔。
\x明和八年中秋之月日本艺阳吉益为则题\x



<目录>卷上

<篇名>石膏

内容:主治烦渴也,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考 证
白虎汤证曰∶谵语遗尿。
白虎加人参汤证曰∶大烦渴。
白虎加桂枝汤证曰∶身无寒、但热。
以上三方,石膏皆一斤。
越婢汤证曰∶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不渴,非全不渴之谓。无大热,非全无大热
之谓也,说在外传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以上二方,石膏皆半斤。
大青龙汤证曰∶烦躁。
木防己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以上二方,石膏皆鸡子大也。为则按,鸡子大,即半斤也,木防己汤,石膏或为三枚,
或为十二枚,其分量难得而知焉。今从旁例,以为鸡子大也。
上历观此诸方,石膏主治烦渴也明矣。凡病烦躁者,身热者,谵语者,及发狂者,齿痛者,
头痛者,咽痛者,其有烦渴之证也,得石膏而其效核焉。
互 考
《伤寒论》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
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为则按,上云不可与白虎汤,下云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上下恐有错
误也。于是考诸《千金方》,揭《伤寒论》之全文。而白虎汤加人参汤,作白虎汤是也。今
从之。
《伤寒论》中,白虎汤之证不具也,《千金方》举其证也备矣,今从之。
辨 误
《名医别录》言∶石膏性大寒,自后医者怖之,遂至于置而不用焉。仲景氏举白虎汤之
证曰∶无大热。越婢汤之证亦云。而二方主用石膏。然则仲景氏之用药,不以其性之寒热也
可以见已。余也笃信而好古,于是乎为渴家而无热者,投以石膏之剂,病已而未见其害也。
方炎暑之时,有患大渴引饮而渴不止者,则使其服石膏末,烦渴顿止。而不复见其害也。石
膏之治渴而不足怖也,斯可以知已。
陶弘景曰∶石膏发汗,是不稽之说。而不可以为公论。仲景氏无斯言,意者陶氏用石膏,

在下则下。于是乎有非吐剂而吐,非下剂而下,非汗剂而汗者,是变而非常也。何法之为?
譬有盗于梁上,室人交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