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义曰∶鲮鲤甲,穴山而居,亦能水。烧一两存性,肉豆蔻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
钱,
服,治气痔,脓血;甚者加 皮一两,烧入,中病即已,不必尽剂。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

<篇名>芫青

属性:\r芜青\pd472.bmp\r
味辛,微温,有毒。主蛊毒,风疰,鬼疰,堕胎。三月取,曝干。
陶隐居云∶芫花时取之,青黑色,亦疗鼠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形大小如斑蝥,
纯青绿色,今出宁州也。
图经曰∶芫青,《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其形颇与斑蝥相类,但纯青绿色,

上一道黄纹,尖喙。三、四月芫花发时乃生,多就花上采之,曝干。凡用斑蝥、芫青、亭长

类,当以糯米同炒,看米色黄黑,即为熟,便出之。去头、足及翅翼,更以乱发裹之,挂屋
东营一宿,然后用之,则去毒矣。旧说斑蝥、芫青、葛上亭长、地胆皆一类而随时变。古方
∶皆用之。深师疗淋用亭长,说之最详。云;取葛上亭长,折断腹,腹中有白子如小米二、

分,取着白板子上阴干燥,二、三日药成。若有人患十年淋,服三枚;八、九年以还,服二
枚。服时以水着小杯中,水如枣许,纳药盏中,爪甲研,当扁扁见于水中,仰头,乃令人写
着咽喉中,勿令近牙齿间,药虽微小,下喉自觉当至下焦淋所,有顷,药大作,烦急不可堪
者,饮干麦饭汁,则药势止也。若无干麦饭,但水亦可耳。老、小服三分之一,当下淋疾如
脓血连连尔。石去者,或如指头,或青,或黄,男女服之皆愈。此虫四月、五月、六月为葛
上亭长,七月为斑蝥,九月、十月为地胆。随时变耳。亭长时,头当赤,身黑。若药不快,
淋不下,以意节度,更增服之。今医家多只用斑蝥、芫青,而亭长、地胆稀有使者。人亦少
采捕,既不得其详,故不备载。
雷公云∶芫青、斑蝥、亭长、赤头等四件,其样各不同,所居、所食、所效各不同。其
芫青
嘴尖,背上有一画黄。斑蝥背上一画黄,一画黑,觜尖处一小点赤,在豆叶上居,食豆叶汁。
亭长形黑黄,在蔓叶上居,食蔓胶汁。赤头,额上有大红一点,身黑。用各有长处。凡修事
芫青、斑蝥、亭长、赤头并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
并头,用血余裹,悬于东墙角上一夜,至明取用。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

<篇名>地胆

属性:味辛,寒,有毒。主鬼疰,寒热,鼠 ,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蚀疮中恶肉,
鼻中息肉,散结气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一名 青,一名青蛙(乌娲切)。生汶山川

,八月取。(恶甘草。)
陶隐居云∶真者出梁州,状如大马蚁,有翼;伪者即斑蝥所化,状如大豆,大都疗体略
同,
必不能得真尔,此亦可用,故有 青之名。 字乃异,恐是相承误矣。唐本注云∶形如大马
蚁者,今见出 州者是也。状如大豆者,未见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二月、三月
、八月、九月,草菜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药性论云∶地胆,能宣出瘰 根,从

便出,上亦吐之。治鼻 。
图经文具芫青条下。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

<篇名>珂

属性:味咸,平,无毒。主目中翳,断血,生肌。贝类也,大如鳆,皮黄黑而骨白,以为马饰
。生南海,采无时。(唐本先附)
海药∶谨按《名医别录》云∶生南海,白如蚌。主消翳膜及筋弩肉,并刮点之。此外
无诸要用也。雷公云∶要冬采得色白腻者,并有白旋水纹。勿令见火,立无用处。夫用,以
铜刀刮作
绢罗筛过后,研千余下用。此物不入妇人药中用。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

<篇名>蜻(音青)蛉(音零)

属性:\r蜻(音青)蛉(音零)\pd473.bmp\r
微寒。强阴,止精。
陶隐居云∶此有五、六种,今用青色大眼者,一名诸乘,俗呼胡蜊,道家用以止精。眼
可化
为青珠。共余黄细及黑者,不入药用,一名蜻蜓。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蜻蜓六足四翼
,好飞溪渠侧。日华子云∶蜻蜓,凉,无毒。壮阳,暖水脏。入药去翼足,炒用良。
图经曰∶蜻蛉,旧不载所出州郡,今所在水际多有之。此有数种,当用青色大眼者为良。

余黄赤及黑色者不入用。俗间正名蜻蜓,而不甚须也。道家则多用之。
衍义曰∶蜻蛉,其中一种最大,京师名为马大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