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对症治疗3月余,症状略见好转,惟停药后病情反复,近期病情加重。诊其脉,五、六息即见一止,心悸不安,夜间不眠。遇劳或失眠则心悸发剧,饮食二便尚可,舌边尖甚红,中有白苔。素嗜烟酒。证属劳心太过,阴液虚而不得濡润,阳气虚而不得畅通,遂致心主受累,而见脉结代心动悸之病。治宜益气补虚,滋阴和阳,宁心安神。处方:炙甘草12克,人参10克,生地15克,阿胶12克,炒麻仁12克,茯神、龙骨各15克,煅牡蛎12克,桂枝3克,生姜3克,大枣10克。上药一剂分三服,服时兑入米酒半汤匙合服,并嘱其戒烟酒、辛辣之品,以安神摄养为宜。药进15剂,心悸失眠好转,脉搏仍有间歇,惟面部有时浮肿,腹满不适,爰以上方去龙牡、炙草,生地减量,而加茯苓、楂炭、橘皮、橘络以理气消胀。连服15剂,心悸各证大减。以脉搏歇止偶尔见诊,则于前方中加入丹参、柏子仁养心安神。至年底,患者特来致谢,云服药30剂后,复查心电图已见正常,现已参加工作云云。
(二)涤痰通络痰湿阻络是心律失常的又一重要病机。《证治汇补》所谓:“痰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李时珍亦云:“迟司脏病或多痰。”(《濒湖脉学》)可见痰湿亦能导致心律紊乱。因诸阳受气于胸,邪恋胸中,胸阳不振,津液不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则胸痛胸闷;痰浊阻滞,肺失宣降,第三卷203而有咳喘短气诸证。
本证凡以胸阳痹阻为主,即可以祛痰为法。
证见心痛闷胀,胸中窒闷或如累压,左肩背及左臂内侧有胀闷或痛麻,头晕眼花,泛恶欲吐,舌质红或暗淡,苔白腻,脉弦缓或弦滑,或迟或结代。其多见于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等引起的早搏,传导阻滞或心房纤颤等。治宜涤痰通络。药用:瓜蒌实、薤白、法夏、川贝、炒枳实、橘皮、橘络、炒山楂等。若胸闷气短者,宜加党参、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复脉;心悸怔忡,可加炙甘草、柏子仁养心安神;心前区闷痛,加石菖蒲、檀香理气行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加赤白芍、丹参、乳没活血通络;血压升高,加生龙牡、天麻等重镇潜降。
案例:胡某,女,43岁,工人。1983年3月12日初诊。心悸胸闷喘气反复发作5年,复发加重1月。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有憋闷,头昏乏力,轻度咳嗽,有时咯少许粉红色痰,小便短少,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白厚腻,脉结代。体检:口唇发绀,颜面轻度浮肿,两颧紫红,心率102次/分,律不齐,心尖闻及低音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电图:P波增宽并有切迹,电轴右偏,心房颤动。X线检查:心房增大。某院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心衰Ⅱ°。
经长期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处理,时好时发。此次发作,经某医院中药温阳利水之剂治疗,反致咳喘加剧,咯血不止。此非阳虚寒凝,乃胸阳痹阻,痰浊凝聚,脉络不通。治宜宣痹通阳,涤痰散结,活血止血。处方:炒蒌皮15克、薤白10克、川贝1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当归15克、制乳没各6克、茯苓30克、血余炭1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木通10克、三七粉6克(另包吞服)、炒山楂15克、橘皮络各10克。
服药5剂,咯血即止,胸闷缓解,咳喘亦轻,小便通利,浮肿先退,惟活动后稍有喘气,肢软乏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结代。遂以上方去血余炭、仙鹤草、木通、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迭进60余剂,诸证缓解。后以通阳散结、活血通络、养心安神之法调治收功。随访2年未发。
(三)解郁行滞情志失调是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之一。《灵枢・口问》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矣。”可见,各种情志刺激都可能伤及心脏,心神受损又可影响其他脏腑,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心脏病情。从临床观察,情志失调引起心律失常者以肝气郁结者为多见。因此调理脏腑气机、解郁行滞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方面。
证见胸闷心悸,失眠多梦,短气乏力,胁肋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嗳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咽不利,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结代或细而结代。此证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有心律失常者。治宜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药用:柴胡、白芍、炒枳壳、制香附、郁金、陈皮、茯神、丹参、炒山楂等。若心悸怔忡,心律较快者,加龙牡、珍珠母等以定惊安神;心胸憋闷,有窒息感者,加蒌皮、薤白、苏梗等以宽胸理气;胸闷多痰,舌苔较腻者,加川贝、石菖蒲、橘红等化痰通络;心神不宁、夜不安寐者,加柏子仁、炙远志、合欢皮等养血安神;胸闷刺痛,难以耐受者,加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心烦急躁,卧寐不安者,加炒栀子、黄连、玄参等清心除烦。
案例:周某,女,46岁,教师。1991年9月3日初诊。心悸胸闷腹胀反复发作7年,复发加重1月。1984年因妊娠行人流术后,情志不舒,大量食用海马蒸鸡等,致手足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