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声,唇燥口干不欲饮,谷食不进,舌苔干腻,脉象沉
细。此湿邪久困太阴,陷入少阴,湿为阴邪,最易伤阳,卫阳失于外护则汗多,浮阳越于躯壳则身热,神
不守舍则神糊,与热入心包者,有霄壤之别。动则微喘,肾气不纳也。十余日未更衣,此阴结也。脉证参
合,正气涣散,阴阳脱离即在目前矣。急拟参附回
阳,龙牡潜阳,苟能阳回神定,庶可望转危为安之幸。
别直参(二钱) 熟附块(二钱) 左牡蛎(三钱) 大砂仁(八分) 仙半夏(二钱) 炙远志(一钱)
花龙骨(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炒枣仁(三钱) 北秫米(包,三钱) 浮小麦(四钱)
二诊 两进参附回阳,龙牡潜阳,汗收神清,阳气有内返之佳境。口干,渴喜热饮,纳谷衰少,精神
困顿,十余日未更衣,腹内微胀,并不拒按,苔干腻,脉沉细。阳不营运,阴气凝结,肠垢不得下达,
犹严寒之时,水冰而地坼也,险岭虽逾,未入坦途。再拟扶正助阳,温通腑气。
别直参(一钱五分) 熟附块(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炒枣仁(三钱) 仙半夏
(三钱) 陈广皮(一钱) 大麻仁(研,四钱) 郁李仁(研,三钱) 焦谷芽(四钱) 半硫丸(包,二钱)
外用蜜煎导法。
三诊 服两剂后,腑气已通,余恙如故。原方去半硫丸、郁李仁、大麻仁,加米炒于术。
朱孩 湿温已延月余。身热不退,腹痛便泄,大腹膨胀,面浮体肿,舌苔灰黄,脉象濡数,纹色青
紫,已逾气关。某专科投以银翘、芩、连、滑石、通草、
楂、曲、鸡金、苓、术等,意谓疳积成矣。惟按脉论证,此三阳之邪,已传入三阴。在太阴则大腹胀痛,在少
阴则泄泻体肿,在厥阴则腹痛肢冷。卫阳不入于阴则发热,水湿泛滥横溢,则遍体浮肿。小孩稚阳,病情
若此,犹小舟之重载,覆沉可虑!今拟真武、理中、小柴胡复方图治,冀挽回于什一。
熟附片(八分) 炒干姜(五分) 炒白术(一钱五分) 连皮苓(三钱) 陈皮(一钱) 炒潞党(一钱)
软柴胡(五分) 清炙草(五分) 川椒目(十粒) 砂仁(八分) 大腹皮(二钱) 六神曲(三钱)
二诊 服理中、真武、小柴胡复方以来,腹胀满肢体肿均见轻减,泄泻亦止,佳兆也。惟身热晚作,乳
食少进,口干欲饮。指纹色青紫已回气关之内,脉仍濡数无力,是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切勿因身热而即
改弦易辙也。仍守原法,努力前进。
原方加∶嫩白薇(一钱)。
三诊 肿胀十减七八,身热亦觉渐退,惟神疲形瘦,谷食少进,水湿已化,正虚困顿,脾胃阳衰,鼓
舞无权也。仍守原方出入。
原方去柴胡,加焦谷芽(三钱)、佩兰梗(一钱五分)。
按∶此症疑似之处,最难辨别。认定三阴见象,
投以温药,故能无虑也。否则再进寒凉,必致邪陷阳越,而不起矣。



<目录>卷一

<篇名>痉症案

属性:陈幼 两目上窜,时剧时轻,今晚角弓反张,脐腹疼胀,舌强不利吮乳,舌尖边淡红,中后薄腻,脉
濡弱,哭声不扬。气阴暗伤,虚风内动,痰热逗留,肺胃气机室塞,窍道不通。与熄风安神,化痰宣肺法。
石决(三钱) 朱茯神(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嫩钩钩(后下,三钱) 青龙齿(三钱) 炙远志
(一钱) 陈木瓜(二钱) 山茨菇片(五分) 净蝉衣(八分) 炙僵蚕(三钱) 珍珠粉(冲服,一分)
金器(入煎,一具)
二诊 角弓反张之势已和,舌强不利吮乳,手足心热,哭泣声哑,脉象弦细,风阳挟痰热上阻廉泉,横窜络
道。肺胃气机窒塞不宣。再拟熄风涤痰,清热宣肺。
霜桑叶(二钱) 朱茯神(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嫩白薇(一钱五分) 甘菊花(三钱) 远志肉(一钱)
炙僵蚕(三钱) 青龙齿(三钱) 净蝉衣(八分) 石决(三钱) 山茨菇片(四分)
嫩钩钩(后入,三钱) 淡竹沥(冲服,一两) 真猴枣珍 珠粉(冲服,各一分) 金器(入煎,一具)
朱幼 初病伏邪化热,销烁阴液,发热口渴,唇皮焦燥,过服清凉,以致脾阳受伤,清气下陷,小溲清长,
而大便溏泄也,势成慢惊重症。急拟温肾运脾。
煨葛根(二钱) 炒于术(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 扁豆衣(三钱) 熟附片(八分) 炙甘草(五分)
焦谷芽(三钱) 炮姜炭(四分) 炒淮药(三钱) 干荷叶(一角)
冯幼 先天不足,后天又弱,吐泻已久,神疲内热,口干不多饮,舌质红,指纹红紫带青,已过气关。呕
吐伤胃,泄泻伤脾,脾阳胃阴两伤,肝木来乘,所谓阴虚生内热,阳陷则飧泄也,渐入慢惊一途,恐鞭长莫及
矣。勉拟连理汤加味,温养脾胃,抑木和中,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