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连 生地 糯米 白芍,鸡子黄
再诊,脉百至,右弦数,左细数。寒热无汗,渴饮呕逆,病中咯血,经水反多。邪热入
迫血妄行。平日奇经多病,已属内虚,故邪乘虚陷,竟属厥阴之热炽以犯阳明。故为呕为闷
,不食,目胞紫暗羞明,咽中窒塞头痛。四厥阴热邪通胃贯膈,上及面目诸窍,先寒后热,
饥不能食,消渴,气上冲心,呕哕。仲景皆例厥阴篇中,此伏邪在至阴之中,必熬至枯涸
而后已。表之则伤阳,攻之则劫阴,惟咸味直走阴分,参入苦寒,以清伏热。清邪之中,仍
护阴气,俾邪退一分,便存得一分之阴,望其少苏。
阿胶 鸡子黄 生地 白芍 黄连 黄柏
右脉平和,左寸关弦动甚锐,面色带赤,体质清 ,得木火之形,禀多动之性,加以操
持烦虑,五志之阳,无有不炽,宜乎寤多寐少,内风不熄,眩晕自生。经云∶阳气下入阴中,阴
满乃得寐。谋虑不决,则火动阴伤,肝阳独行,乏阴和协而魂不藏,则寐不安。总以益阴和
阳为主治,议加味补心丹,兼和肝阳。
人参 生地 元参 桔梗 川连 茯神 天冬 丹参 枣仁 远志 羚羊角 琥珀 麦
冬白芍 柏仁 石菖蒲
炼蜜丸
五日前胀满已在脘间,兼中下寒冷不暖,议参、附、川乌驱阴寒之气凝结,非补虚方也
。十
主通阳极妙。若得阳气通调,何患水湿不去。
人参 熟川附子 大茴香 生淡干姜 茯苓 川楝子 川椒
和入童便杯许。
脉弦数,腹膨便泄,目自泪出,经来身体掣痛,今秋冬两月不至。据说两年患病,医药
不效

血偏滞,非徒补可以治病。议厥阴阳明同治,酸苦泄热为先,和补胃气为佐。
吴茱萸 川连 胡连 川楝子 乌梅 人参 白芍 延胡索 云苓 香附 南枣
益母草膏同乌梅肉捣丸。
痰饮乃浊阴所化,阻遏阳气,不入于阴,阴跷空,夜不熟寐,《灵枢经》用半夏秫米汤
,谓通阳交阴,饮邪不聚,天王补心丹一派寒凉阴药,与浊阴树帜。中年必以护阳为要,即《金匮
》所云必以温药和之也。
半夏 秫术 茯苓
少年面色青黄,脉小无神,自幼频有呕吐之症,明是饮食寒暄不调,以致中气不足,咳
嗽非外感,不宜疏泄,小建中汤主之。



<目录>卷一

<篇名>小建中汤

属性:气郁单胀,中空无物,卧则气塞,浊饮上冲,渐有不得安卧之象。问其起病之由,多是
恼怒
,上咳气逆欲喘,脘中蕴热,咳出脓血。病根固在肝脾,今已传及肺部。丹溪曰∶养金制木
。脾无贼邪之害,滋水制火,肺得清化之权,目下至要务在顺气。胸中开爽,寝食不废,便
可从容论治。不然春分节近,更属难调矣。先用宣通上焦法。
紫菀 杏仁 蒌皮 郁金 浓朴 大腹皮 桑皮 茯苓皮 黑山栀
两剂后,早服肾气丸,晚服四君子汤。
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但热无寒,是为瘅疟。舌干渴饮,咳嗽,暑邪尚在肺胃。如饥不
嗜食,乃热邪不杀谷也。先用玉女煎,存阴消暑和肺胃。
玉女煎
再诊
原方去牛膝,加竹卷心。
任脉、督脉,分行乎身之前后,自觉热蒸,不梦自遗,皆奇经虚也。辛湿药颇效。六味
加五味子不应,方药仅仅达下,未能约束奇经,议用聚精固摄之法。
桑螵蛸 龟板 芡实 沙蒺藜 线鱼胶 胡连 龙骨 金樱子 覆盆子
产后阴虚阳实,热易拂郁,近日客邪,乃冬应寒而反温,凡羌活辛温,柴胡扰动肝血,
皆属禁忌。谓阳明未复,再动冲阳耳。恶露变成腥水,亦是热犯肝阴之极,液不养筋,内风必动
,致面肿身痛,消渴呕逆,自利暮热汗多,全是肝胃受病。诸厥皆隶厥阴,呕不能食,厥阴

治以镇逆,佐以酸苦,泄热调经。
牡蛎 乌梅 黄芩 茯芩皮 川连 郁金 秦皮 炒山楂
经以肾司二便,若肾无藏液,下窍气不运化,肠中即不能通水液之燥。水火吸消为多,
议知
桂化肝风以制木,是为稳当方法。
黄柏 知母 龟甲 肉苁蓉 人中白 肉桂
蜜丸
望色痿黄少膏泽,按脉弦促而芤,纳谷不旺,病已数年,每春夏阳升气泄,偶加烦冗,
情志不适,血必溢出上窍,中气非少壮阴火相同。夫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藏阴内虚,阳动
乃溢,常服归脾汤,去 、术、木香,加白芍,以和肝脾之阴,所谓王道养正善药,不计骤
人参 茯神 炙草 归身 白芍 枣仁 远志 桂圆肉
背痛得按摩愈痛,吐涎沫,短气腹满,小腹坚,小便不通,大便自利,下体麻木,不
得移动,不食不寐,烦则汗出,病机多端。无缕治成法。思冷浊窃踞。阳微不行,为痞塞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