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一剂后。去银花绿豆皮。加人参麦冬。
又 初十申刻诊。经月时邪。脉形小数。小为病退。数为余热。故皮腠麸蜕。气血有流行之义。思
食欲餐。胃中有醒豁之机。皆佳兆也。第舌赤而中心黄苔。热蒸既久。胃津阴液俱伤。致咽物
咽中若阻。溺溲尿管犹痛。咯痰浓浓。宿垢未下。若急遽攻夺。恐真阴更涸矣。此存阴为主。而
清腑兼之。故乱进食物。便是助热。惟清淡之味。与病不悖。自来热病。最怕食复劳复。举世共
闻。非臆说也。
细生地 元参心 知母 炒川贝 麦冬 地骨皮 银花露 竹沥
又 脉症如昨。仍议滋清阴分余热。佐清上脘热痰。
照昨日方去地骨皮银花露加盐水炒橘红。
某 脉虚。伤暑。头重脘闷。跗酸。
丝瓜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六一散(三钱) 茯苓皮(三钱) 汉防己(一钱半) 绵
茵陈(一钱) 细木通(一钱) 白蔻仁(五分)
某 中恶暑厥。(暑厥) 苍术白虎汤加滑石。
王 暑邪寒热。舌白不渴。吐血。此名暑瘵重症。(暑瘵)
西瓜翠衣 竹叶心 青荷叶汁 杏仁 飞滑石 苡仁
万 暑邪不解。陷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最危之症。
(暑邪入厥阴)
川连 黄芩 干姜 生白芍 川椒 乌梅 人参 枳实
江 暑邪深入厥阴。舌缩。少腹坚满。声音不出。自利。上下格拒。危期至速。勉拟暑门酸苦泄热。
辅正驱邪一法。
黄连 淡干姜 乌梅 生白芍 半夏 人参 枳实
某(十八) 劳伤挟暑。肺气受戕。咳血口干。先清暑热(暑兼血症)
鲜荷叶 白扁豆 大沙参 茯神 苡仁
朱(三二) 三伏中。阴气不生。阳气不潜。其头胀身痛。是暑邪初受。暑湿热必先伤气分。故舌白口渴
身痛。早晨清爽。午夜烦蒸。状如温疟。沐浴绕动血络。宿病得时邪而来。仲景云。先治新病。后
理宿病。是亦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也。
鲜生地 石膏 知母 元参 连翘 竹叶心 荷叶汁
王(三九) 虽是咳痰失血。然强能食。不知饥。目黄晡热。舌心黄。已现暑热客邪症象。此先宜清理肺
胃。莫因久恙而投腻补。
杏仁 象贝母 郁金 川通草 桑叶 石膏 橘红 苡仁
又 晚服枇杷叶膏 早六味加阿胶麦冬。
又 阿胶 鸡子黄 小生地 麦冬 桑叶 炒黑丹皮
徐(三六) 劳伤挟暑。咳血不饥。
鲜荷叶汁(冲) 大沙参 生苡仁 六一散 绿豆皮 杏仁 橘红 白蔻仁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
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
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前人有因动因静之分。或伤或中之候。以及
入心入肝。为疟为痢。中痧霍乱。暴厥卒死。种种传变之原。各有精义可参。兹不重悉。想大
江以南。地卑气薄。湿胜热蒸。当此时候。更须防患于先。昔李笠翁记中所谓使天只有三
时而无夏。则人之病也必稀。此语最确。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
气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至
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
得全解。倘如元气不支。或调理非法。不治者甚多。然是病比之伤寒。其势觉缓。比之疟疾。
寒热又不分明。其变幻与伤寒无二。其愈期反觉缠绵。若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泻。
过清则肢冷呕恶。过燥则唇齿燥裂。每遇秋来。最多是症。求之古训。不载者多。独己任编
名之曰秋时晚发。感症似疟。总当以感症之法治之。要知伏气为病。四时皆有。但不比风
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夫暑与湿。为熏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若治不
中。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变浊。以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
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竟至溃败莫救矣。参先生用意。宗刘河间三焦论立
法。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
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脏性之阴阳。从此
可知也。于是在上者以辛凉微苦。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之类。在中者以苦辛宣通。如半
夏泻心之类。在下者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类。此皆治三焦之大意也。
或有所夹。又须通变。至于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者宗诸白虎法。及天水散意。温者从乎
二陈汤。及正气散法。理营分知清补之宜。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