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内经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矣。产科未明此旨。徒晓产后逐瘀成药。
苦辛破血。津液愈劫。所伏暑热。无由可驱。六气客邪。内迫脏腑。渐渐昏蒙内闭。攻热害正。养
正邪留。药难立方调治。幼读仲景。揣摩圣诲。惟育阴可以除热。况乎暑必伤气。人参非益气
之圣药乎。大队阴药。佐以人参。诚为阴分益气之法。服之热疖垒垒而起。恶露缓缓而下。扶
正却邪。并行不悖。今谷食已安。谅无反复。难成易亏之阴。须安养可望图功。倘加情志感触。
轻则奇损带淋。重则髓枯蓐损。莫道赠言之不详也。(阴虚夹暑)
雄乌骨鸡(一只) 人参(二两秋石拌) 鲜生地(三两) 柏子仁(一两半) 天冬(一两半)
麦冬(二两) 阿胶(二两) 建莲肉(三两) 茯神(二两) 熬膏。
项 初病舌赤神烦。产后阴亏。暑热易深入。此亟清营热。所谓瘦人虑虚其阴。(暑伤营阴)
竹叶 细生地 银花 麦冬 玄参 连翘
张 产后十三朝。舌黄边赤。口渴脘中紧闷。不食不饥。不大便。此阴分已虚。热入营中。状如疟
症。大忌表散清克。议滋清营热。救其津液为要。
细生地 天冬 生鳖甲 丹皮 丹参 茯神
又 产后血络空虚。暑邪客气深入。疟乃间日而发。呕恶胸满。口渴。皆暑热烁胃津液也。此虚
人夹杂时气。只宜和解。不可发汗腻补。
青蒿梗 淡黄芩 丹皮 郁金 花粉 川贝 杏仁 橘红
又 脉缓热止。病减之象。但舌色未净。大便未通。产后大虚。不敢推荡。勿进荤腻。恐滞蒸化热。
蔬粥养胃。以滋清润燥。便通再议补虚。
生首乌 麻仁 麦冬 蜜水炒知母 苏子 花粉
某 浊阴上逆。恶心不食。冷汗烦燥。最防暴脱。不可但执恶露滞满。而专泻气攻血也。(阳虚欲脱)
人参 干姜 附子 泽泻 冲入童便
某 脉无神。神倦欲昏。汗出。乃阳气走泄。泻利系阴气不守。产后见症。是属重虚。深恐节间暴
脱。而寒热胸痞腹痛。岂遑论及标末。
人参 制附子 人尿 猪胆汁
某(二五) 产后骤加惊恐。阳上瞀冒为厥。左肢麻木。耳窍失聪。皆阳挟内风。混入清窍。以上实下虚。
镇阳填阴。味浓质静之药。(产后阴虚阳浮发厥)
熟地 龟甲心 天冬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神 黑壳建莲
某 产后去血过多。阴虚阳实。头中眩晕。汗出肉 。惊畏身热等症。最易昏厥。苦辛气味宜忌。
生地 小麦 炙黑甘草 麦冬 阿胶 茯神 生左牡蛎
顾(三一) 产后真阴不复。阳越风动。四肢麻木。先厥后热。
熟地 阿胶 炒杞子 生白芍 茯苓 菊花炭
徐 少腹冲及心下。脘中痛而胀满。若云肝气犯胃。必有呕逆。前法益阴和阳不应。显是产
后下虚。厥气上攻。议用柔阳之药。(冲任虚气上逆脘痛胀)
炒归身 苁蓉 炒枸杞 柏子仁 小茴 茯神
又 冲逆震动而痛。是产后冲任空乏。按定痛减。尤为虚象。缘胃弱减谷。未便汤剂之多。防胃
倒耳。
当归 苁蓉 紫石英 茯苓 河车 鹿角霜
又 冲脉逆。则诸脉皆动。天朗晴和少安。由阴分虚及阳分可征。前法包举大气。温养佐通。是
为络方。日来春升。略有衄血。然无清寒可投。加咸味佐其入阴。从产后下焦先伤耳。原方减
鹿霜归身。亦恐升阳也。加枸杞桂圆。以痛在左。故养肝是议。
虞(三二) 背寒心热。天明汗出乃凉。产后两三月若此。此属下焦真阴已亏。渐扰阳位。二气交乘。
并非客症。头晕耳鸣心悸。寒热后必泻。内风震动。当与静药。(阴虚风阳动,六月二十日)
人参 炙草 白芍 麦冬 炒生地 炒乌梅
又 前法酸甘。益阴和阳。诸病皆减。然此恙。是产后下焦百脉空乏。谓之蓐损。填隙固髓为正
治。缘谷食未加。沉腻恐妨胃口。加餐可用丸药。(七月初三)
人参 炙草 阿胶 生地 麦冬
又 照前方加桂枝木茯苓南枣(八月初七)
又 产后都属下焦先损。百脉空隙。时序夏秋。天暖发泄加病。此扶阳益阴得效。今诸症向愈。
寝食已安。独经水未至。其冲任奇脉不振。须脏阴充旺。脉中得以游溢耳。(九月初一)
熟地(水制) 人参 阿胶 萸肉 远志炭 山药 茯神 建莲 乌骨鸡膏丸。
吴 坐蓐过劳。惊恐交迫。真阴既伤。经年不复。目暗昏花。烦动热升。皆肾阴不得自充。何以涵
养肝木。厥仆眩晕。阳挟肝风直上无制。则当静药填阴。佐酸以收摄。
熟地 阿胶 五味 萸肉 北沙参 茯神 黑 豆皮 秋石(二分调入)
陈(二八) 寒热时作。经岁不痊。且产后病起。阳维为病明矣。(阳维病寒热) 归桂枝汤。
郭(二四) 产后下元阴分先伤。而奇经八脉。皆丽于下。肝肾怯不固。八脉咸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