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兰唇紧小不能开合。饮食不得。不急治即死。毋忽。毋忽。



<目录>卷之三\口门

<篇名>附唇

属性:\x泻胃汤\x 治唇肿干烈便秘烦渴。
葛根 桔梗 桔壳(各二钱) 大黄(三钱) 前胡 杏仁(各一钱)
水煎食后服。
又方 治唇不润。
生地 当归 天门冬 麦门冬 黄 (各二钱) 升麻(六分)
水煎食后服。
又方 治唇生白点。
芜荑(炒) 干漆(炒烟尽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分滚汤调下。
又方 治兰唇。
青皮( 灰) 橄榄( 灰各等分)
上共和匀猪脂调搽。
又方 补缺唇舌。
鲜蟹( 灰五钱) 乳香(五分) 没药(四分)
上为极细末。搽上即生肉。



<目录>卷之三

<篇名>诸血门

属性:(吐血 便血 尿血 血汗 血潜 鼻血 五窍出血)
血乃水谷之精。化于脾生于心。藏于肝。布于肺。施于肾。善调摄者不妄作劳。则血之
运于身者。无一息之停。自然肌肤润泽筋脉和畅何病之有。后生少年辈恃其壮盛。恣情酒色。而
贫穷劳苦之人。又不暇自惜。涉远负重奔走于衣食。而无日夜之安宁。其能不伤于血乎。伤
于上部则胸臆痛。伤于中部。则两胁中脘痛。伤于下部。则小腹痛。由是吐血。衄血。便血
。尿血。之病作矣。夫吐血。与衄血无异。但所由之经不同而要之皆裹于脾也。脾能裹血。
不能使血之不升。胃火上蒸。则血从口出。肺火上腾。则血从鼻出。然有轻重之差焉。衄血
太甚。始于吐血无异。不甚不足为虑也。至于吐血虽不甚。而实为可畏。用药者其可以混施
耶。夫吐血固甚于衄血矣。而就其吐血言之。则亦自有轻重。如一咯一块者。胃口血也。其
所从来者近。痰中见血色如玛瑙而成块者。亦胃口血也。其所从来者亦近。二者势若可畏。
而犹可调理。法当任其自出。又必看其色不鲜者。旧血也。勿以药止之。其色鲜者。新血也
。所积者必不甚多。宜以药止之。盖旧血终不归经。不任其自出。及于增剧
。新血终当归经。若所出者多。则损人矣。故宜药止之。以引血归经。此皆可以调理而愈者
也。若痰中见血。或一点之小。或一丝之细。语其势若无可畏。而病根反深。此血非胃口之
血也。乃从肺脏中来。肺为虚火所逼。血从痰出故也。其所以少者何也。盖肺脏以气为主。
本多气而少血。是以所出者亦少也。肺脏之血本少。又火逼而出之则肺以枯。而无以领一身
之气矣。所害不亦大乎至于五窍出血者。势如潮涌。耳目口鼻一齐逆流。药不及煎针不及下
。死在顷刻间。此犹血症之至极者也。医者岂可无急治之法。若夫渗入肠间。从下部而出
。则为肠风。为脏毒。为溺血其病易治。
非若上焦之血也。又有从汗孔出者。为肌衄从舌出者。为舌衄。从委中穴出。为 血。皆有
治法。诸血见若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热甚也。身凉脉净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治法未见
血。则宜消宜和。既见血。则宜凉宜止。旧血未尽。则化其血。新血未尽。则补其血。因其
势之轻重。而为缓急之施。则无不中矣若妇人崩漏。女子月信。则自见本科。而此不及载
云。



<目录>卷之三\诸血门

<篇名>脉云

属性:失血之症。脉皆见芤。芤在何经。血亦从何经。只宜微细。不宜浮大。诀云。鼻衄
吐血沉细宜。忽然浮大必倾危。



<目录>卷之三\诸血门

<篇名>立方

属性:\x凉血抑火汤\x 治吐血衄血初起。气盛上逆。不能下降归经。
当归 赤芍(各二钱) 大黄(三钱) 黄芩 黄连 丹皮 生地 川芎(各一钱五分)
灯心三十茎。临服加藕汁半杯。
\x必胜饮\x 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或吐或咳。衄血并皆效验。
生地 当归(各三钱) 川芎(一钱) 蒲黄(炒黑二钱) 小蓟(取汁半酒杯)。
加乌梅五个。空心服。
\x茜根散\x 治吐血衄血。错经妄行。并妇人月信不止。
茜草 阿胶(各二钱蛤粉炒) 侧柏叶(炒过一钱) 生地 甘草 黄芩(各一钱五分)
加童便半酒杯。温服。
\x犀角地黄汤\x 治怒气伤肝。积热不散。郁于经络。随气涌泄。为吐血衄血便血等症。并
各经宜加录后。
怀生地 犀角 丹皮 赤芍(各二钱)
加童便半杯空心服。心经血。加麦冬黄连。肝经血。加青皮黄芩。脾经血。加百合白
芍。
肺经血。加百部天冬山栀。肾经血。加知母黄柏玄参青蒿。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