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名伤寒,宜麻黄汤。脉浮缓自汗,名伤风,宜桂枝汤。
阳明证,不恶风寒,自汗,脉长,宜白虎汤,浮沉按之有力,宜大承气汤。
少阳证,脉弦,宜柴胡汤。
太阴证同前脉沉细,宜四逆,浮宜桂枝汤。
少阴证,脉沉实,宜大承气,脉细沉迟宜四逆汤。身凉脉沉细而虚,宜泻心
汤。身热而烦躁,二便自利,脉浮洪无力,按之全无,宜附子泻心汤。吐泻不
渴,脉微弱,宜理中汤。渴而脉沉有力而疾,宜五苓散。脉沉发热当汗,宜麻黄
细辛附子汤。下利青色口燥,宜下。不渴,温之。
厥阴证,脉俱微沉实,按之有力,宜下。无力,宜温。
\x刘论\x
表证宜麻黄汤发之。内证之外者,麻黄细辛附子汤
渍形以为汗,里证根据方加大黄下之。
肾外证,脉浮,前方加姜附。内证泄利,后方加同。
肝外证,面青,脉弦,前方加羌活、防风。内证便秘淋溲,沉弦后方加同。
心外证,面赤,脉浮洪,前方加石膏、黄芩。内证烦心心痛而哕,脉沉,后方加同。
肺外证,面白,嚏悲,脉浮而涩,前方加桂姜。内证喘咳,脉沉,后方加同。
脾外证,面黄,善噫,脉浮缓,前方加白术、防己。内证腹满,脉沉,后方加同。
\x羌活汤\x 治一切伤寒及两感。出刘。
羌活 防风 川芎 甘草 地黄 黄芩(各一两) 白术(二两) 细辛(二钱五分)
如身热加石膏四钱,腹满加芍药三钱,寒热加柴胡一两、半夏五钱,心
下痞加枳实一钱,里证加大黄三钱,邪尽止之。
\x大羌活汤\x 治同上方。出李。
防风 羌活 川芎 甘草 黄芩 细辛 独活 苍术 防己 白术 黄连(各一钱) 知母
地黄(各三钱) 白芷(阳明加之)
\x双解散\x 混治。出刘张。
春夏不服麻黄 秋冬不服桂枝
夏不服青龙 冬不服白虎
\x桂枝汤\x 解肌和卫也,治太阳中风自汗浮
桂枝(君也,风淫于内,平以辛) 芍药 甘草(臣也,酸收甘缓) 姜枣(使也,辛散甘缓) 各三钱
此方,西北可常行之,惟江淮间冬春可行之。自春末夏至前用,加黄芩,谓
之阳旦汤,夏至后,加芩二钱半、知母半两、石膏一两。若病患素虚寒,不必加减。
加芍药一两,治腹痛下后脉浮。
加大黄,治大实腹痛。
加附子一枚,治风湿身疼,又治汗漏不止。
加干姜治已汗、已下,又寒热往来。
加栝蒌、葛根,治有汗柔 。
加麻黄二钱、杏仁十二枚,治寒热往来,名桂麻各半汤。
加麻黄二分、石膏三钱,治寒热往来,脉微弱,不可汗,名桂枝三越婢一汤。
加浓朴、杏仁,治喘恶风无汗,表也。
去芍药,治下后,脉促胸满。
\x麻黄汤\x 治寒邪。
麻黄(君也,三钱散寒) 桂枝(臣也,二钱解肌) 甘草(佐也,一钱,寒伤荣,荣主肝,肝苦急,以
甘缓之) 杏仁(使也,利气,二十个)
加知母(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治夏至前后无汗热病。
加杏仁五十枚、麻黄半两、甘草二钱、石膏八钱半,治喘。
加麻黄、薏苡二钱、甘草一钱、杏仁十枚,治风湿相搏身疼。
加麻黄细辛二钱、附子十枚,治少阳证脉沉。
加芍药、葛根、姜枣,治刚 无汗,名葛根麻黄汤。
\x解肌汤\x 治春温,又治疫。
葛根(二钱) 麻黄(三钱) 桂枝 甘草(一钱) 芍药 黄芩(二钱) 枣同煎。
\x升麻葛根汤\x 治春冬时行。
升麻 葛根 甘草 芍药(各等分)
又治太阳阳明合病自利 葛根(一两) 黄芩 黄连 甘草(各二钱)汤,治喘汗出里
也。又治误下协热利不止。
\x阳毒升麻\x
升麻(二钱) 犀角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一钱)
\x大青龙汤\x 治风寒两伤,寒脉浮紧中风证,风脉浮缓伤寒证是也。
麻黄(君也,六钱,散寒。) 桂枝(臣也,二钱,祛风。) 甘草(二钱) 杏仁(四十
枚,甘苦助之佐麻黄也。) 姜枣(辛甘合之佐桂枝也。) 石膏(使也,使荣卫之气俱和而又专
达肌表者也。)
上一服止,若再服汗多则亡阳也,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
惕肉 也,大青龙不可误服,误服则厥逆。
\x小青龙汤\x 治风寒两伤,加之心下有水气,乃除表里之邪耳。
麻黄(君也,发散表之风寒。) 芍药 五味(佐也,寒饮伤肺咳逆而喘以酸收肺逆也。)
干姜 细辛 半夏(辛热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以辛润之,以热散之。)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渴者气燥也,栝蒌根苦寒润燥也,若微利去麻
黄,加芫花,水入肠间则利下,不可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