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时。而苦参、青葙、葶苈、艾之
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得病内热者。不必按药决也。便以青
葙、苦参、艾、苦酒疗之。但稍与。促其间。无不解也。雍曰。此论不暇
寻求。所在可得之药。其他则如千金活人书庞氏论中。药与证相对
者皆可用。前已载之矣。
问曰。斑出必欲下。何药为宜。雍曰。三者之病。阳毒最为重。其
斑为证自有之。治从本方。温毒内外热盛。不能偏表偏里。须两解之
以去内外热。宜白虎加人参汤、化斑汤。若内外热太甚者。根据阳毒治
之。常时伤寒误下失下致斑出者。其毒已入胃。审其无表证。有下
证。宜用调胃承气汤以除胃中热。盖此斑非独表证也。
雍论曰。仲景本论不见斑证。惟千金方载华佗之说。最为至当。
而近时医家多不见取。故其论不分毒在表里。仍并疮疹混为一说。
设误汗下。宁不害人。惟庞氏朱氏善究根源。持论亦如此。若不用华
言。则无用调胃承气之理。雍曰。睹其效验。故主其说。然已经孙真
人手。复何疑哉。



<目录>卷十四

<篇名>发黄三十条

属性:仲景曰。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阳气内陷。心下因
硬。则为结胸。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
利。身必发黄。常氏云。发黄者。与茵陈煎浓汁。调五苓散亦可。雍
曰。凡黄皆用二药。重者茵陈蒿汤。轻者五苓散。
又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
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治在阳明证中。
又曰。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
又曰。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常氏
云。可与茵陈汤、五苓散。
又曰。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但头汗出。身
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宜下之。茵陈汤主之。
又曰。伤寒六七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
汤主之。
又曰。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又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又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故也。以
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常氏云。可五苓散。
又曰。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下之。益烦心。发汗。则
致。熏之。则发黄。雍曰。治在不可汗证中。发黄。则茵陈蒿汤也。
又曰。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
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常氏云。可茯苓
汤、五苓散。雍曰。宜千金方谷疸丸。
又曰。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
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
还。小便利者。其人可治。雍曰。治法在不可火证中。身黄者。茵陈
汤。小便难者。五苓散。
又曰。寸口脉。阳浮而阴濡弱。阳浮则为风。阴濡弱为少血。浮
虚受风。少血发热。医以火熏熨令汗出。恶寒遂甚。客热因火而发。
身因为黄。小便难。鼻中出血。复下之。热瘀在膀胱。蓄结成积聚。状
如肝。当下不下。心乱狂走赴水。蓄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医所
为。轻者得愈。剧者不治。雍曰。详治在不可火证中。先下积血。次身
黄。小便难。治如前证。
又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
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雍曰。治在
阳明证中。身目黄。茵陈蒿汤。小便难者。五苓散。
又曰。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雍曰。治
在不可下证中。目黄。如前法治。
又曰。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
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雍曰。治在吐下后
证中。身黄小便难。治如前法。
千金方曰。诸病黄胆。宜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宜桂
枝黄 汤。
又曰。伤寒。热出表。发黄胆。麻黄醇酒汤。冬用宜酒。春用宜水。
又曰。治黄胆。鼻中取黄汁。宜瓜蒂、赤小豆、秫米末。名瓜丁散。
又曰。时行病。急黄。并瘴疠疫气 疟。宜茵陈丸。余见千金十
卷。(今千金三十四卷)
巢氏曰。伤寒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必发黄。被
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亦发黄。其人黄如橘色。或如桃枝色。
腹微满。此由寒湿气不散。瘀热在脾胃也。又时气发黄候曰。湿气
盛。蓄于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