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论曰。仲景云见太阳病脉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
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
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又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
遇于风。变为风温。大抵温气大行。更遇风邪。则有是证。令当春夏。病此者多。医作伤寒漏风
治。非也。不是火不可下。不可大发汗。而仲景无药方。古法谓可取手少阴火。足厥阴木。随经
所在而取之。故用葳蕤汤。独活汤辈为宜。若发热无下证者。当用知母石膏汤。误汗之。则防己
黄汤救之。



<目录>

<篇名>狐惑证(四十五)

属性:句容县东豪子李姓者。得伤寒数日。村落无医。易师巫者五六日矣。或汗下。杂治百出。遂
成坏病。予时自江北避寇。遁伏江左。求宿于其家。夜半闻呻吟声。询之。云患伤寒逾旬矣。予
为诊视。其脉见于上下唇皆已 蚀。声嘶而咽干。舌上白苔。齿无色。予曰病名狐惑。杀人甚急。
秉烛为作雄黄丸泻心汤。投之。数日瘥。



<目录>

<篇名>发黄证(四十六)

属性:五月。避地维扬东面里沙中。一豪子病伤寒八九日。身体洞黄。鼻目皆痛。两膊及项头腰皆
强急。大便涩。小便如金。予诊曰。脉紧且数。其病脾先受湿。暑热蕴蓄于足太阴之经。宿谷相
搏。郁蒸而不得泄。故使头面有汗。项以下无之。若鼻中气冷。寸口近掌无脉。则死。今脉与证
相应。以茵陈汤调五苓散与之。数日瘥。



<目录>

<篇名>湿家发黄证(四十七)

属性:人病身体疼痛。面黄。喘。满。头痛。自能饮食。大小便如常。或者多以茵陈五苓散与之。
予诊其脉曰。大而虚。鼻塞且烦。其证如前。则非湿热与宿谷相搏。乃头中寒湿。仲景云疼痛发
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
药鼻中则愈。而仲景无药方。其方见外台删繁证云。治天行热毒。通贯脏腑。沉鼓骨髓之间。或
为黄胆。须瓜蒂散。瓜蒂二七枚。赤小豆秫米各二七枚。为末。如大豆许。内鼻中。缩鼻当出黄
水。慎不可吹入鼻中深处。



<目录>

<篇名>黄入清道证(四十八)

属性:夏有高师病黄证。鼻内 疼。身与目如金色。小便赤涩。大便如常。则知病不在脏腑。今眼
睛疼。鼻额痛。则知病在清道中矣。清道者华盖。肺之经也。若服大黄。则必腹胀为逆。当用瓜蒂散。先含水。次
搐之。令鼻中黄水尽则愈。如其言。数日而病除。



<目录>

<篇名>先汗后下证(四十九)

属性:己酉夏。一时官病伤寒。身热头疼无汗。大便不通。已五日矣。予适自外邑归城。访之。见
医者治大黄芒硝辈。将下之矣。予曰子姑少待。予适为诊视。视之脉缓而浮。卧密室中。自称恶
风。予曰。病患表证如此。虽大便闭。腹且不满。别无所苦。何遽便下。于仲景法。须表证罢。
方可下。不尔。邪毒乘虚而入内。不为结胸。必为协热利也。予作桂枝麻黄各半汤。继之以小柴
胡汤。 然汗出。大便通。数日愈。
论曰。仲景云。伤寒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拟欲攻之。当先解表。
方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坚。实有燥屎。方可议下。若不宜下而遽攻之。诸变不
可胜数。轻者必笃。重者必死。



<目录>

<篇名>太阳瘀血证(五十)

属性:仇景莫子仪病伤寒七八日。脉微而沉。身黄发狂。小腹胀满。脐下如冰。小便反利。医见发
狂。以为热毒蓄伏心经。以铁粉牛黄等药。欲止其狂躁。予诊之曰非其治也。此瘀血证尔。仲景
云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也。可用抵当汤。
再投。而下血几数升。狂止。得汗而解。经云血在下则狂。在上则忘。太阳膀胱经也。随经而蓄
于膀胱。故脐下胀。自阑门会渗入大肠。若大便黑者。此其验也。



<目录>

<篇名>阴病阳脉证(五十一)

属性:刘中道初得病。四肢逆冷。脐中筑痛。身疼如被杖。盖阴证也。急投金液来复之类。其脉得
沉而滑。盖沉者阴证也。滑者阳脉也。病虽阴而是阳脉。仲景所谓阴证见阳脉生也。于是再灸脐
下丹田百壮。谓手足温。阳回。体热。而汗解。
或问滑脉之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