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
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妇人经水来。则血下行。血下则经脉
空虚。热邪乘虚而入血室也。昼属阳而主气。暮阴而主血。热邪入血室而为病。
故昼轻而暮重。夫血室虽冲脉所属。而心君属血室之主。热入其室。其主必昏。
故有谵语。肝藏血而藏魂。血去热入则肝虚。魂不安而妄见。故如见鬼状。少腹
是冲之部分。邪入于卫。冲血室。血与热邪积蓄于中。故小腹胀满也。用散邪行
血之剂。邪去经调。其病自解。
又评∶热入血室而谵语。其病由肝。故仲圣有刺期门穴法。以泻肝之募。恐人见
谵语。误认阳明胃腑之症。故又戒曰。无犯胃气及上焦。必自愈。



<目录>卷三\伤寒变症

<篇名>痞(述古注释参来苏集)

属性:痞与结胸。同为硬满之症。当以痛为辨。满而硬痛为结胸。为实热。宜陷胸法治
之。满而不痛为痞满。为虚热。宜用泻心法治之。然结胸未甚。亦以泻心法治之
足矣。盖实者为结胸。虚者为痞满。两症兼参可也。
邵评∶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痞属虚而无形。结胸为实而有形也。
论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症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
邵评∶此少阳病误下而成痞结之症也。呕而发热。小柴胡症也。设有下症。亦宜
大柴胡。而以他药下之。误矣。
此因误下。寒反入里。阻君火之热化。而结无形气痞。故用干姜散寒。芩连泄热。
半夏散结止呕。参草补胃气。以助半夏开寒结。而痞自解。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
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
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邵评∶邪盛于表。医误下之。而下利腹鸣。完谷不化。肠胃之里虚可知矣。心下痞
硬而满。干呕而心烦不得安。是表间邪热。因误下而内陷于心间。上攻而复下
注。非中气之空虚。何致致邪气之淫溢若此。则痞为虚痞。硬为虚硬。满为虚满
也。明矣。医者不识是虚。以为结热未尽。而复误下之。是已虚而益虚也。虚则胃
不化而邪上逆。痞满更加矣。故复申明。上文之症曰。此非结热。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此痞因胃虚水气上逆。火气不得下降。结而为痞。故以甘枣和胃之阴。半夏启
胃之阳。坐镇中州。不使下焦客气上逆。仍用芩连以泻已逆痞气。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
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邵评∶大下复汗。正虚邪入而心下痞。似宜治痞。然外有恶寒之症。邪虽入里。而
表犹未解。内外俱病。不可轻攻其痞。当先以桂枝汤解其表。后用大黄黄连泻
心汤攻其痞。不然。恐痞不解。而表邪复入于里。病益增重耳。此先表而后里之
治法。至大黄泻心汤。治君火亢甚。不得下交于阴。而成痞也。
此君火亢甚。不得下交于阴而成痞。故药不煎而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之。用其气。不用其味也。
心下痞。大便硬。心烦不得眠。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邵评∶痞而便硬。心烦不眠。里之邪热有余也。而复恶寒汗出者。表阳虚而正不
足也。故用三黄以泻热。加附子以复其阳气也。虽然。此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
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不得已。用寒热并投。
补泻互治之法。三黄寒而生用。附子热而煮汁。生熟异性。寒热异气。合和与服。
各奏其功。亦一片苦心也。
此热在三焦。故用三黄泄热。恶寒汗出。又虑亡阳。故即用附子彻上下以温经。
附子别煮取汁者。取三黄之气轻。取附子之力重也。
伤寒汗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生姜泻心汤。
邵评∶汗解之后。胃中不和。既不能营运真气。又不能消化饮食。症见心下痞硬。
干呕食臭。是中焦不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嗳。胁下有水气。腹鸣下利。是土虚
不制水。而水邪为患。实则胃气不和。是太阳之余热。挟阴寒之水气。内侵而处
其中也。故以泻心开痞。主生姜散水。
胃藏津液。发汗则津液亡。故胃不和而成痞。生姜能生发胃中升腾之气。故名
汤。佐以人参、甘枣。则益胃气以生津液。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芩连泻阳以交
阴。通方破滞宣阳。亦泻心之义。
邵评∶观此条。可见痞症不皆由误下而成。有汗后津液干。脾胃气虚。阴阳不得
升降而成痞者。用生姜泻心汤。以开痞清湿热。兼助脾胃之气也。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