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经。可用
下汗法。邪由口鼻而受。则入手经。宜宗三焦立法。从心营肺卫施治。忌用汗下。
凡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疫邪由表达里也。宜汗下法。
邵评∶邪在表则舌白。入里则舌黄。入腑热深则舌黑。邪在足经。分表里而用汗下之法。
舌苔由白而变鲜红者。疫邪由卫及营。不入足经而入手经也。忌汗下。宜逐秽解毒。清泄营分。(新法)
邵评∶邪在肺卫则舌白。入心营则舌红。传入心包。则鲜红起刺。邪在手经。宗心
卫。辨明上中下三焦而施治。忌用足经汗下之法。



<目录>卷四\伤寒类症

<篇名>疫邪兼六气入足经从表里汗下

属性:初起头疼发热恶寒。舌苔白而薄者。邪在表也。败毒散散之。微汗而解。如未解。鼻
干口渴。耳聋胁痛。舌苔白中带黄。此阳明少阳见症。须解肌法。柴葛、连翘、防风、薄
荷、牛蒡、黄芩、木通之类。如再不解。须看有无 疹。或见心烦膈闷。足冷耳聋。身痛
如束。或咳或呕。寸关沉伏。或躁动。便是发 之候。须提透之。以 尽为度。脉伏心烦。谓之欲 。烦
止人静。肌肤中无隐隐之点。始为 尽。 已出而口干。脉洪滑者。宜化 解毒为主。当以 疹门参看。
邵评∶邪入于里。则发 疹。疹出于肺。 发于胃。将发 疹。尚未外透。欲出不出之际。故见症如
此。若 毒滞气。则脉沉伏。伏邪外出。则脉躁动。亦一定之脉理。已汗而热不解。气口脉弦滑。
饱闷恶心。必是胃中宿食为患。消导为主。如生楂肉、麦芽、枳实、连翘、青皮、莱菔子等凉疏之。若脉
弦滑。潮热。谵语。脐腹胀痛。舌苔渐渐黄浓燥刺者。乃燥矢在肠胃中也。大柴、承气。看微甚下之。更
衣舌润为愈。
邵评∶食停胃中。未化糟粕。尚在胃之上脘。宜消化其食滞。切忌早用攻下。食滞已化。而成燥屎。
故用攻下。与前半条停食未化者。治法不同。大宜着眼。如表已解。尚身热脉浮。小便不利者。是热结
膀胱也。五苓去术。合六一利之。
邵评∶身热脉浮。其脉仍在太阳经。表解而小便不利。邪入太阳之府。而热结膀胱也。宜宣化膀胱热结
而利水。如表已解。余热未净。其人如狂不甚。小腹坚痛。而小便自利者。乃血蓄膀胱也。桃仁承气加减。
邵评∶上条热与水结。此条血蓄膀胱。如狂。而小腹硬痛。血蓄下焦之征。辨热结
与蓄血。在小便之利与不利。热结膀胱。小便不利。血蓄膀胱。小便自利。用桃仁
承气破其蓄血。正治也。
若无表里症。但热而泻。或寒热而泻者。此湿邪在于气分也。小柴合五苓主之。渴者去桂留芩。
不渴去芩留桂。疫邪必兼湿者。以当湿热司令之时也。(以上诸条同伤寒施治)
邵评∶但热而泻。湿热在里。寒热而泻。里湿而表有微邪也。用小柴胡以和解其表里之寒热。以五
苓渗其里湿。渴为有热。故去桂留芩。不渴为无热。故去芩留桂。至疫病每发于四五六七月。正在夏天
湿热当权之令。故多挟湿。
疫疠热毒郁极。则发黄。二便俱秘。若投茵陈五苓。小水必不能利。须茵陈蒿汤。加黄柏。则小
便利而黄退矣。
邵评∶热郁发黄。二便俱秘。阳分实热发黄也。用茵陈五苓以利膀胱。无益也。当
用茵陈蒿汤。以泻阳明之实热。二便通利。黄自退矣。
亦有发黄兼发 者。无非热毒郁结所致。宜犀角、连翘、赤芍、栀子、茵陈、黄柏、牛蒡、
薄荷、银花之类主之。
瘟疫发于春夏之间。必热症为多。如初起即大热大渴。目赤唇焦。烦躁不宁。六脉
洪滑。舌苔燥黄焦刺。急用三黄石膏汤。去黄柏。加连翘汗之。取汗在于速。一服无
汗。即再进之。得汗热退为愈。若延至四五日。毒遍三焦。表里俱病。用三黄石膏汤。加连翘、银花。
表里兼解之。其妙在麻黄石膏二味。不可去一。此方通解三焦表里。治疫最妙。
邵评∶疫必兼湿。故致发黄。热毒郁结。则黄而发 矣。用清热渗湿。宣透 毒为治。若外受瘟疫。
表里俱病。火热大盛之时。身虽大热。而无汗泄。此表气外郁。内热不得发泄。故目赤唇焦而烦渴。
表里热盛。则六脉洪滑。火盛灼津。则舌苔燥黄焦刺。此皆热郁不宣之象。此方清内火而宣散表热。表
有汗出。则内之火热亦随汗而外泄矣。此表里热甚两清之法也。倘迁延不治。上中下三焦俱受毒
邪。表里三焦均病。必用此大剂以两解之。
如见目赤唇焦。舌黄燥刺。大热烦渴。汗出津津。此阳明血热火盛。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加石膏。
邵评∶见症里热极盛之候。与上条似同。上条无汗。是表郁内火。汗出津津。是邪
入阳明而热盛。故用凉膈散。加石膏以解阳明。
大都疫疠初起。宜辛凉解散。次则和解解毒。必里症全具。脉实口燥。心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