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胃中寒湿
郁遏也太阴 胀复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按所说寒胀之多如此中满治法当开鬼门洁净府开
鬼门者谓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也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当令上下分消其温下焦如渎气
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秽如或大实大满大小便不利从权以寒热药下之或伤酒湿面及味浓之物膏
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此胀亦是热胀治热胀分消丸主之
如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藏寒生满病以治寒胀中满分消汤主之



<目录>卷上\中满腹胀门

<篇名>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属性:治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胀此非寒胀类
白术 人参 炙甘草 猪苓(去黑皮) 姜黄(各一钱) 白茯苓(去皮) 干生姜 砂仁(
各二
钱) 泽泻 橘皮(各三钱) 知母(炒四钱) 黄芩(去腐炒夏用一两二钱) 黄连(净炒) 半
夏(汤洗七次) 枳实(炒各五钱) 浓朴(姜制一两)
上除茯苓泽泻生姜外共为极细末入上三味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焙热
白汤下食远服量病患大小加减



<目录>卷上\中满腹胀门

<篇名>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属性:治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阴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虚中满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
寒沉厥奔豚不收
川乌 泽泻 黄连 人参 青皮 当归 生姜 麻黄 柴胡 干姜 荜澄茄(各二分)
益智
仁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各三分) 黄 吴茱萸 浓朴 草豆蔻仁 黄柏(各五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前热服忌房室酒湿面生冷及油腻等物



<目录>卷上\中满腹胀门

<篇名>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属性: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痿黄通身
虚肿
广术 红花 吴茱萸 升麻(各二分) 半夏(七分) 柴胡 泽泻 神曲 青皮 陈皮(
各三
分) 浓朴(生用) 黄芩 黄连 益智仁 草豆蔻仁(五分) 生甘草(三分) 当归梢(五分)
如渴加葛根(四分)
上锉如麻豆大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稍热服食远忌酒醋湿面服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
再服后药



<目录>卷上\中满腹胀门

<篇名>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属性:红花 苏木(各半分) 吴茱萸 干生姜 黄连(各一分) 木香 青皮(各二分) 肉桂
苍术
白茯苓 泽泻 柴胡 生甘草 生黄芩 草豆蔻仁 陈皮(各三分) 京三棱 猪苓 当归
梢升麻(各四分) 神曲(六分) 浓朴(八分) 半夏(一钱) 桃仁(七个) 昆布(少许)
如渴加葛根(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此药二服之后前证又减一半却于前药中加减服




<目录>卷上\中满腹胀门

<篇名>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属性:破滞气治心腹满闷
炙甘草(四分) 白檀 藿香 陈皮 大腹子 白豆蔻仁 白茯苓 桔梗(各五分)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香 姜黄 白术(各二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



<目录>卷上\中满腹胀门

<篇名>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属性:治腹中虚胀
泽泻(一分) 木香(三分) 半夏(制四分) 枳实 草豆蔻仁 黄 (春夏去之) 益智
甘草(各五分) 青皮 陈皮(各六分) 茯苓 当归(各七分) 神曲(四分)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冬月加黄 五七分春夏止服正药
食远



<目录>卷上\心腹痞闷门

<篇名>消痞闷方

属性:治心下痞闷一切所伤及积年不愈者
干生姜 神曲(炒) 炙甘草(各二分) 猪苓(二钱五分) 泽泻 浓朴 砂仁(各三钱)
半夏(汤洗七次) 陈皮 人参(各四钱) 枳实(五炒) 黄连(净炒) 黄芩(各六钱) 姜黄 白术
(各一两)
上为细末汤浸 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白汤送下食远服



<目录>卷上\心腹痞闷门

<篇名>消痞闷方

属性: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一钱) 炙甘草 麦 面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 浓
朴(四钱炙) 枳实 黄连(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