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
真。三合而得。帝曰。善。夫子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
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
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
其胗。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胗即诊也诊即证也即指五脏六腑之胀形也)
通篇俱以逆取势。不独起笔也。乍读似杂乱无次。细寻皆衔接而下。其清在骨。其雄在神。



<目录>卷六

<篇名>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属性: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则为汗。悲哀气并。
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岐
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
为液。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溜于膀胱。则为
溺与气。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
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
泣出矣。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
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
而胫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塞闭。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
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一问一答布局无奇。措词亦无甚精警处。五癃五津之癃也。气之逆行。曰厥津之逆行。曰癃津液别者。津与液之质
有五种之不同也。



<目录>卷六

<篇名>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属性: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
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
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黄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以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
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
致。故可苦以针。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
肾之官也。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 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
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
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
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腑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步步搜拶节节展开。用笔有官止神行之妙。但铸词不甚精湛耳。五阅五脏之外部也。即五官五使五脏之气化也。即
五色通篇注重在五官之五色。其明堂一层。前作陪笔。后作补笔。是文本烘托法。



<目录>卷六

<篇名>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属性: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
于物而心生之乎。(言用针之应与失未有确然先见之据也而能无失者此由于问学之熟乎抑随时审物而心生之乎下乃两答
之也)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
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员。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
顺之常也。(言此乃自然之事易晓之说针道得失之常也)黄帝曰。愿闻自然奈何。岐伯曰。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
竭也。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此逆顺指气之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