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属性:标本逆从既明,和剂之药须识。表汗用麻黄,无葱白不发;吐痰用瓜蒂,无豉不
涌;去实热用大黄,无枳实不通;温经用附子,无干姜不热;竹沥无姜汁,不能行经
络;蜜导无皂角,不能通秘结;非半夏、姜汁不能止呕吐;非人参、竹叶不能止虚烦∶
非柴胡不能和解表里;非五苓散不能通利小便;非天花粉、干葛,不能消渴解肌;非人
参、麦冬、五味,不能生脉补元;非犀角、地黄,不能止上焦之吐衄;非桃仁承气,不
能破下焦之瘀血;非黄 、桂枝,不能实表间虚汗;非茯苓、白术,不能去湿助脾;非
茵陈不能去疸;非承气不能制狂;非枳桔不能除痞满;非陷胸不能开结胸;非羌活不能
治感冒;非人参败毒,不能治春温;非四逆不能治阴厥;非人参白虎不能化斑;非理中
乌梅不能治蛔厥;非桂枝麻黄不能除冬月之恶寒;非姜附汤不能止阴寒之泄利;非大柴
胡不能去实热之妄言;太阴脾土,性恶寒湿,非干姜、白术不能以燥湿也;少阴肾
水,性恶寒燥,非附子不能以温润也;厥阴肝木,藏血荣筋,非芍药、甘草不能以滋养
也。此皆经常用药之大法,然机变应之无穷。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篇名>伤寒用桂枝辨

属性:书曰∶无汗宜桂枝汤者,是用桂枝以发汗也。复曰∶无汗不得服桂枝。又曰∶发汗
过多者,却用桂枝甘草汤,是用桂枝以闭汗也。其一药二用者何说?盖桂为百药长,善
通血脉,故用以止烦出汗者,非桂能开腠理而发出汗也,以其调荣血,则卫气自和,邪
无容地遂自汗出而解矣。汗多用桂枝者,亦非桂枝能闭腠理而止汗也,以其调和荣卫,
则邪从汗出,邪去而汗自止矣。昧者不解其止汗发汗之意。凡见病者,便用桂枝,殊不
知,如遇太阳伤风自汗者,及中风自汗者,固获奇效,倘系太阳伤寒无汗,而骨髓无寒
者,而亦用之,为害岂浅浅乎?故仲景曰∶无汗不得服桂枝;又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此耳。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篇名>伤寒用药相配合宜论

属性:麻黄得桂枝,则能发汗,芍药得桂枝,则能止汗,黄 得白术则止虚汗,防风得羌
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身痛。柴胡得黄芩治热,附子得干姜治寒,羌活得川芎则
止头疼,川穹得天麻则止头眩,干葛得天花粉则止消渴,石膏得知母则止渴,香薷得扁
豆则消暑,黄芩得连翘则消毒,桑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昧则止嗽,丁香得柿蒂、
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栝蒌则开结痰,桔梗得升
麻开提血气,枳实得黄连则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能使胸中宽,知母、黄柏得山栀则降
火,豆豉得山栀则治懊 ,辰砂得酸枣则安神,白术得黄芩则安胎,陈皮得白术则补
脾,人参得五昧、麦冬则生肾水,苍术得香
附开郁结,浓朴得腹皮开膨胀,草果得山楂消肉积,神曲得麦芽能消食,乌梅得干葛则
消酒,砂仁得枳壳则宽中,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药得香附则顺气,芍药得甘草治腹痛
因虚,吴茱萸得良姜止腹痛因寒,乳香得没药大止诸痛,芥子得青皮治胁痛,黄 得大
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当归得生地则生血,藕汁磨京墨则止血,红花
得当归则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大黄得芒硝则润下,皂荚得麝香则通窍,诃子得肉
果则止泻,木香得槟榔治后重,泽泻得猪芩则能利水,泽泻得白术则能收湿,此用药相
得之大端也。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篇名>伤寒治法补遗

属性:一治伤寒必须直攻毒瓦斯,不可补益,盖邪气在经络中,若随症早攻之,只三四日可
愈。若却行补益,则毒瓦斯流炽,反致危困。
一伤寒神虽昏乱,而小便仍通者,乃阴气未绝之征,尚可治之。
一伤寒不思饮食,切不可用温脾健胃之药,以致反增热毒,为害不浅,但为因邪去
病,里和自能思食。
一伤寒温疫,其不可治及难治者,必属下元虚症。如家中传染者,缘家有病患,则
日夕忧患,而饮食少进,少则气馁,时与病患相近,感其病气从口鼻而入,故宜清阳明
舒郁滞兼理劳伤为要,有余误作不足,犹无大害,不足误作有余立见倾危。
一伤寒虚热内炽,胃中津液干枯,必仗甘寒气味之药,方可和之,但方宜小,服宜
频。如极饥人得食,必渐渐与之,故一昼夜频进五六剂,为浸灌之法,则邪热得以渐
解,元气得以复生。若小其剂,复旷其日,亦无及矣。
一伤寒自利,当分阴阳二证,切不可概投补药、暖药、止泻药,以致杀人,惟自利
而身不热。若手中温者,属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