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烟尽) 牛膝(酒洗) 虻虫(糯米妙) 琥珀 肉
桂 砂 水蛭(锻石炒赤) 大黄(各等分) 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
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童便下亦可。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篇名>蛊

属性:鼓胀而名蛊者,取若虫侵蚀之义也。然方书有曰∶凡聚虫蛇杂类盛之以器,令相啖
食至尽,余存其一,此名为蛊。最能变化,或随饮食入腹,食人五脏,急者刺痛卒死,
缓者渐深羸瘦,更有误食蜈蚣物中毒,舌退场门外而不收,识者以鸡血涂舌根上即收。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篇名>方脉噎膈翻胃关格合参

属性:噎膈、翻胃、关格三者,名各不同,病原迥异,治宜区别,不可不辨也。噎之为
病,饮食到口,咽喉之间,咽嗌不下,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其槁在于吸门,
吸门者,会厌之间也。病在上焦,多属胃脘枯燥,血液衰少,是阴亏火旺之病也。鬲之
为病,如饮食下咽,至膈不能直下,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鬲,此膈膜之膈,而非
隔截之隔也。其槁在于贲门,贲门者,胃之上口也,病在中焦,多属忧思恚怒,以致痰
气郁结于上膈,或构难释之苦思,而结脾中之生意者,是怀情之病也。丹溪曰∶惟男子
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其反胃之为病,饮食倍常,食已下膈,而入于胃中,因下脘不
能腐熟化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积至日余,胀闷难忍,复吐原物,完谷不
化,自胃之下脘翻倒而出,故名翻胃。其槁在于幽门,幽门者,太仓之下口也。病在下
焦,虽属胃病,而实由命门火衰,肾经虚寒之病也。凡男女老小皆有之。其关格者,粒
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
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二便俱秘,下不得出也。格者,吐逆水浆,
上不得入也。惟女人多有此症,是阴阳易位,故上下同病,关无出之由,格无入之
理,急化难从缓治,实者暂通,即补虚者,
峻补为攻,盖由阳气在上中焦,气不升降耳。
噎膈多起于血液枯涸,挟郁而成,盖气郁则结滞,而痰横膈中,所以多吐痰水也。
膈者谓膈在心下,上下不通,若格拒之状,始则结于喉咙,觉有所碍,吐之不出,咽之
不下,由气郁痰搏而然,久则渐妨饮食,而为噎膈也。噎者,饮食之际,气卒阻滞,饮
食不下,而为噎也。
节斋曰∶膈噎翻胃之症,因火而成,其来有渐,病源不一,有因思虑过度,而动脾
火者;有因忿怒过度,而动肝火者;有因久食煎炒,而生胃火者;有因淫欲忘返,而起
肾火者,盖火气炎上,熏蒸津液,成痰,初则痰火未结,咽膈干燥,饮食不得流利,为
膈为噎,久则痰火已结,胃之上脘不开,饮食虽进,停滞膈间,须臾便出,谓之呕吐。
至于胃之下脘不开,饮食虽进,停滞胃中,良久主出,谓之翻胃。丹溪云∶年高者不
治,盖少年气血未虚,用药劫去痰火,病不复生,年老气血已虚,用药劫去痰火,虽得
暂愈,其病复作,所以然者。气虚则不能运化而生痰,血虚则不能滋润而生火也。切不
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盖其症属热而燥,倘药又香燥,则散气耗血,
且浓味则助火生病,不亦益助其病乎,所以并宜忌之。
养葵曰∶噎膈,丹溪谓之得七情六淫,遂有火热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
积而为痰为饮,被劫时,暂得快,不久复作,前药再行,积成其热,血液衰耗,胃脘
干槁,妨碍道路,其槁在上,则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食,食亦不多,名之曰
噎。其槁在下,则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
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必外避六淫,内节七情,饮食自养,滋血生津,以润肠胃,则金
无畏火之炎,肾有生水之渐,气清血和则脾气运健,而食消传化矣。丹溪之论甚妙,但
噎膈翻胃,分别欠明,独喜其“火热炎上之化,肾有生水之渐”二句,深中病源,惜其
见犹未真,以润血为主,而不直探乎肾中先天之原,故其立方,以四物牛羊乳之类,加
之竹沥、韭汁、化痰化瘀,皆治标而不治本也。岂知《内经》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
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结热也。大肠主律,小肠主液,大肠热结则津涸,小
肠热结则液燥,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热结,则津液竭,然而三阳何以致
结热,皆肾之病也。盖肾主五液,肾主二便,与膀胱为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
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