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者不治。产后呃逆,此恶症也。急灸男左女右期门穴,极效,期门
穴在乳下黑尽一指处是也。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方脉呃逆合参

<篇名>丁香柿蒂汤

属性:治久病呃逆,因于寒者。
丁香 柿蒂(二钱) 人参(一钱) 生姜(五片。)
此足阳明少阴药也。丁香泄肺温胃而暖肾,生姜去痰开郁而散寒,柿蒂苦涩而降
气,人参所以补真气,使得展布也。火呃亦可用者,盖从治之法也。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方脉呃逆合参

<篇名>橘皮竹茹汤

属性:治久病虚羸,呕逆不已。亦治胃虚呃逆。
橘皮 竹茹 人参 甘草 半夏 麦冬 赤茯苓 枇杷叶 加姜枣煎。
此足阳明药也。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故呕。竹茹、枇
杷叶、麦门冬皆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则肝气亦平矣。二陈所以散逆气,赤茯所以降心
火,生姜呕家之圣药,久病虚羸,故以人参、甘草、大枣,扶其胃气也。又《金匮》
橘皮竹茹汤,亦治呃逆。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人参(一两) 甘草(五两) 生姜(半斤) 大枣(三十枚。)
又一法,凡呃逆不止,用纸捻刺鼻中,得嚏即止。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篇名>方脉噎塞痞闷合参

属性:东垣曰∶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初起七情郁
悒,气不得畅,而胸膈迷闷也。其痞满者,非痞块之痞,痞与否同,乃胸腹炮闷,而不
舒畅也。本皆气病,但噎塞乃气滞初起之端,而痞闷乃久滞不散之象。丹溪曰∶痞满
与胀满不同,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形,盖由阴伏阳畜,气血
不运而成,位于心下填满痞塞耳。有因误下以致里气虚邪,乘虚而入于心之分野者。有
因食饮痰滞,不能营运,而作病者。有因湿热太甚,土乘心下,而为痞者。古法用芩连
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半夏生姜之辛以散之,参术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咸淡以渗
之,皆为要药,如脾气虚弱,转运不调,饮食不化,而作痞者,则以补为消,健运一
得,虚痞自除矣。痞挟血而成窠囊,用桃仁红花香附大黄之类。
东垣曰∶痞满皆血症也。下多亡阴,谓脾胃水谷之阴亡也。心主血,心虚而邪陷于
血之分,故致心下痞,宜理脾胃,以血药治之,若全用气药,则痞益甚,而复下之气愈
下降,必变中满鼓胀矣,用气药治痞而不效者,未明此理也。
清阳出上窍,故上满者,为气而非物,浊阴出下窍,故下满者,为物,而非气,俱
是热病,惟冷结膀胱,少腹满一症,为寒,有手足厥冷为可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方脉噎塞痞闷合参

<篇名>橘连枳术丸

属性:补脾和胃,泻火消痰。
白术(三两,去梗) 枳实(一两,去瓤麸炒) 陈皮(一两) 黄连(一两,酒浸、炒)
为末,荷叶煮汤,打米糊为丸,白汤食后下五十丸。
按∶易老枳术丸方,用白术二两补脾,枳实一两消痞,取其补多消少。至东垣加橘
皮一两以和胃,名橘皮积术丸,则补消相半也。今更用白术三两、枳实一两、陈皮一
两、黄连一两,名橘连帜术丸,仍补多消少,又兼清热也。丹溪云∶心下痞,须用枳
实、炒黄连是也。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方脉噎塞痞闷合参

<篇名>平补枳术丸

属性:调中补气血,消痞清热。
白术(三两) 白芍药(一两五钱,酒炒) 陈皮 枳实(去瓤麸炒) 黄连(酒浸、炒,
各一两) 人参 木香(各五钱) 为末,荷叶煮浓汤,打米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
丸,加至六七十丸,食远米汤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篇名>方脉嘈杂合参

属性:嘈杂者,俗名心嗜。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而有懊 不宁之状,乃痰因火动,治痰
为先,姜炒黄连,及山枝、黄芩、星半、陈皮之类。如眩晕嘈杂,若非中气不足,亦是
火动其痰,或六君子汤,或二陈汤加芩连。若嘈杂不喜食者,是湿痰气郁,及肥人嘈
杂,并用二陈少加抚芎、苍术、白术、香附以补脾而兼舒郁化痰。若心嘈索食者,是胃
虚有火也,宜用白术、黄连、陈皮作丸,白汤下之乃安。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篇名>淋症大小总论合参(附茎衄尿血)

属性:淋者,小便淋沥,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经》曰∶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