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逆上之气,复下焦之阳,为补药主方。



<目录>卷之一

<篇名>隔食反胃第八

属性:\x隔食病 津液干\x 方书名膈者,以病在膈上是也。又名隔者,以食物不下而阻隔也。津
液干枯为隔食病源。
\x胃脘闭 谷食难\x 胃脘干枯闭小,水饮可行,食物难下。
\x时贤法 左归餐\x 赵养葵用大剂六味汤主之。高鼓峰仿赵养葵之法以六味加生地、当归
主之。杨乘六用左归饮去茯苓,加当归、生地。以左归饮中有甘草引入阳明,开展胃阴。去
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专顾阳明之速效也。
\x胃阴展 贲门宽\x 如膏如脂,叠积胃底,即胃阴也。久隔之人,则胃阴亡矣。高鼓峰
云∶治隔一阳明尽之,阳明者胃也。但使胃阴充拓,在上之贲门宽展,则食物入;在下之幽
门、阑门滋润,则二便不闭,而隔症愈矣。
\x启膈饮 理一般\x 启膈饮亦是和胃养阴之意。但此方泄肺气之郁,彼方救肾水之枯,一
阴一阳,宜择用之。
\x推至理 冲脉干\x 张石顽云∶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
\x大半夏 加蜜安\x 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仲景以半夏降冲脉之逆,即以白蜜润阳明之燥
,加人参以生既亡之津液,用甘澜水以降逆上之水液。古圣之经方,惟仲景知用之。
\x金匮秘 仔细看\x 《金匮》明明用半夏,后人诸书,皆以半夏为戒。毁圣之说,倡自何人?君子恶之!
\x若反胃 实可叹\x 食得入而良久反出,名为反胃。
\x朝暮吐 分别看\x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与隔食症宜分别而药之。
\x乏火化 属虚寒\x 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此症属中焦
、下焦火衰无疑。
\x吴萸饮 独附丸\x 妙在吴萸镇厥阴逆气,配入甘温,令震坤合德,土木不害。生附子以
百沸汤俟温,浸去盐,日换汤三次。三日外去皮,放地上,四面以砖围,外以炭火烧一时,
则附子尽裂,乘热投以姜汁,又如法制之。大抵一斤附子配一斤姜汁,以姜汁干为度,研末
蜜丸。以粟米稀粥,送下二钱。
\x六君类 俱神丹\x 六君子汤加姜附及附子理中汤之类。



<目录>卷之一

<篇名>气喘第九

属性:\x喘促症 治分门\x 气急而上奔,宜分别而治之。
\x卤莽辈 只贞元\x 贞元饮是治血虚而气无所附,以此饮济之、缓之。方中熟地、当归之
润,所以济之。甘草之甘,所以缓之。常服调养之剂,非急救之剂也。今医遇元气欲脱上奔
之症,每用此饮,以速其危,良可浩叹!
\x阴霾盛 龙雷奔\x 喘症多属饮病。饮为阴邪,非离照当空,群阴焉能退避。若地黄之类
,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而龙雷之火,愈因以奔腾矣。
\x实喘者 痰饮援\x 喘症之实者,风寒不解,有痰饮而为之援,则咳嗽甚而喘症作矣。
\x葶苈饮 十枣汤\x 肺气实而气路闭塞为喘者,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咳嗽气喘,心下
停饮,两胁满痛者,以十枣汤主之。
\x青龙辈 撤其藩\x 此方解表,兼能利水,治内外合邪,以两撤之。
\x虚喘者 补而温\x 虚喘气促,不能接续,脉虚细无力,温补二字宜串看。有以温为补者
,有以补为温者,切不可走于贞元一路,留滞痰涎也。
\x桂苓类 肾气论\x 仲景云∶气短有微饮者,宜从小便去之,桂苓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x平冲逆 泄奔豚\x 冲气上逆,宜小半夏加茯苓汤以降之。奔豚症初起,脐下动气,久则
上逆冲心,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安之。
\x真武剂 治其源\x 经云∶其标在肺,其本在肾。真武汤为治喘之源也。
\x金水母 主诸坤\x 肺属金而主上,肾属水而主下,虚喘为天水不交之危候,治病当求其
本。须知天水一气,而位乎天水之中者,坤土也。况乎土为金母,金为水母,危笃之症,必
以脾胃为主。
\x六君子 妙难言\x 六君子汤加五味、干姜、北细辛,为治喘神剂。面肿加杏仁;面热如
醉加大黄。此法时师闻之,莫不惊骇,能读《金匮》者,始知予言之不谬也。
\x他标剂 忘本根\x 唯黑锡丹镇纳元气,为喘症必用之剂。此外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及
沉香黑铅丹,皆是害人之剂。



<目录>卷之一

<篇名>血症第十

属性:\x血之道 化中焦\x 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x本冲任 中溉浇\x 血之流溢,半随冲任而行于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