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瓶内
,置灶烟柜上。每日清晨,将饼一枚泡滚水内,少停饮汤。
\x八汁汤\x
治噎食。
生藕汁 生姜汁 悉尼汁 萝卜汁 甘蔗汁 白果汁 蜂蜜 竹沥
上各一盏和匀,饭上蒸熟,任意食。
\x牛羊人乳汁\x
治翻胃膈气,此证必起于肠枯血燥,大便三四日一次。粪如马栗,若如羊屎者不治,口常吐白沫者不治。
牛乳、羊乳、人乳,不拘分重,总宜常服,为生血润肠之妙药。



<目录>卷五

<篇名>疟症

属性:疟疾不离少阳。少阳为半表半里,邪居表里之界。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争则
病作,息则痛止。止后其邪仍据于少阳之经。浅则一日一作,深则二日一作,更深则三日一
作。虽有别经,总以少阳为主。故仲景以弦字该本症之脉,盖于治法只一小柴胡汤。热多烦
渴,加知母、花粉;寒多身疼,加干姜、桂枝。治之得法。一二服可愈。
朱丹溪云∶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正;有汗要无汗,补正为主,带散邪。大抵于
小柴胡汤中无汗,麻黄可加二钱,即三解汤意也。有汗,桂枝、酒芍可各加二钱,即柴胡桂
枝汤意也;如三五作不休,即于前方加常山三钱,一服即愈。俗谓常山截疟,用之太早,则
截住邪气而成他病。不知常山祛痰涌吐,从阴达阳之药,正所以鼓邪气外出,何截之有?
余每合穿山甲、金银花三味,取其通达经络,又以人参、当归、白术、何首乌之类,择
用一二两为君。于疟未出时,服之多愈。至于方书分定名色,多歧仅惑。而所应别者,如单
寒无热为牡疟,宜理中汤、理阴煎加柴胡主之;单热无寒为痹疟,或先热后寒为热疟,宜白
虎汤加桂枝主之;劳役饥饱过度为劳疟,宜补中益气汤加柴胡主之;受山岚瘴气为瘴疟,宜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加柴胡主之;久疟心腹有块者,名疟母,以鳖甲饮主之。只此数症,略
宜分别,究亦不离少阳一经也。
若疟痢交作,只以小柴胡汤疏少阳之气,则陷者自举。加花粉三钱,滋阳明之液,则滞
者自通。或即以此汤送香连丸一钱五分,挟虚者,以补中益气汤倍柴胡煎,送香连丸二钱。
此薛立斋先生之心法也。
\x小柴胡汤\x(方见《伤寒》)
男元犀按∶凡服治疟药,宜疟未至前三时服,或煎两服。一服于疟期五鼓时服,留一服
于疟未至前二时服,最妙。凡治疟药,古法必露一宿,以疟为暑邪,暑气得露而消也。又近
医以初疟,忌用人参、白术、茯苓,此说本之嵩崖尊生。余虽不满,亦当从众。今即照嵩崖
,去人参加青皮一钱五分。寒多加干姜、桂枝各二钱;热多加知母、花粉各二钱,或加黄
连、石膏。本方去人参,加常山、草果、知母、槟榔、川贝母各二钱,名清中驱疟饮。大意
以无痰不成疟,此方为治症之总方也,然亦多效。
\x鳖甲饮\x
鳖甲(三钱,醋炙) 白术(炒) 黄 川芎 酒白芍 槟榔 草果(煨) 浓朴 陈皮 甘草(各一
钱) 生姜(三片) 枣肉(三枚) 乌梅(一枚)
水煎服。
又有久疟流连不愈,及三阴疟三日一作者,当分五脏之虚,而施温补。宜以景岳何人饮
、休疟饮常服。疟作之期,或加少阳药一二味,及常山、穿山甲、附子、金银花之类,以通
经络。或用人参一两、生姜一两,浓煎服之。此不截之截法也。家贫者,以冬白术一二两代
之;血虚者,以当归一两代之。
疟虽有五脏之分,而久疟证治法,只以补脾为主。盖以土为万物之母,五脏六腑皆受荫焉
。况疟为少阳之邪,戊己之土,久受甲木之克,扶弱抑强之法,权实操于医者,宜于六君子
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诸方,加之意焉。
\x何人饮\x
何首乌(一两,不见铁或生用) 人参(二三钱或一两) 陈皮(一二钱,虚者不用) 煨生姜(二三钱)
水煎服。
\x休疟饮\x
何首乌(四钱或一两) 人参(二三钱) 白术(三钱炒) 当归(三钱) 炙甘草(一钱)
阴阳水煎服。
又久疟不愈,必求之肾。如肾水不足,热多者以六味丸加味主之;肾火不足,寒多者以
八味丸加味主之。
《高鼓峰医案》云∶余治一人三阴疟不愈,令吞八味丸,服人参养荣汤,冬至日再加
附子一钱,至半夜汗出而愈。(汗出者阳回之兆,亦邪解之征也。愈于冬至日者以阳生而
阴退也。)



<目录>卷五\疟症

<篇名>疟疾脉象

属性:疟脉自弦,浮弦表邪,沉弦里邪,洪弦属热,迟弦属寒,滑弦食积。久疟之脉,微细虚
弱,渐缓则愈,弦紧则殆,土败双弦,代散莫救。
\x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