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以消渴属厥阴也。又问曰∶热甚亦有不渴者,何也?答曰∶此热极神昏,不知渴
也。其始极渴,其后则不知渴,口燥唇焦,身如槁木,势亦危矣。又问曰∶直中寒证,亦有
渴者,何也?答曰∶此阴盛隔阳于上,渴欲饮水而不能饮,名曰假渴,其人烦躁,欲坐卧泥
水之中,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又或因汗下重亡津液,胃中干燥,致令思水,所饮常少而喜
温。又少阴证,肾经虚寒,频饮热汤以自救,乃同气相求之理,但小便色白,而外见清谷、
厥逆诸寒证。以上诸证,与厥阴囊缩而消渴者,相隔千里,是不可以不辨。



<目录>卷二

<篇名>太阳腑病

属性:太阳腑者,足太阳膀胱是也。膀胱有经、有腑。邪在于经,则头痛发热;邪在于腑,则
口渴溺赤。外显太阳经病,而兼口渴溺赤者,此溺涩不通,乃太阳腑病,与他脏无涉也,五
苓散主之。若表证未罢,可与散剂同用。



<目录>卷二\太阳腑病

<篇名>五苓散

属性:茯苓(三钱) 猪苓 泽泻(各八分) 桂枝(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水煎服,以利为度。
愚按∶前症,自汗脉浮者,由中风入本腑可用此方;无汗脉紧者,由伤寒入本腑,即于
香苏散中加茯苓、泽泻,应手而效。



<目录>卷二\太阳腑病

<篇名>口渴溺赤

属性:问曰∶膀胱有水,何以反渴也?答曰∶水有清浊,浊水不去,则津液不生,故渴也。且
水停有湿,邪入则热,湿热相聚,则渴。今分利之,俾湿热流通而渴自止矣。若病在经而未
入腑者,切不可用渗利药反引邪气入本腑也。



<目录>卷二

<篇名>阳明腑病

属性:足阳明胃,有经、有腑。经者,径也,犹路径然;腑者,器也,所以盛水谷者也。邪在
于经,不过目痛鼻干,唇焦漱水而已。邪既入腑,则潮热、谵语、狂乱、不得眠、烦渴、自
汗、便闭诸症生焉,白虎汤、承气汤并主之。但阳明腑病,有由本经入本腑者;有由太阳、
少阳入本腑者;有由三阴经入本腑者。来路不同,见证则一,治者详之。



<目录>卷二\阳明腑病

<篇名>白虎汤方

属性:治阳明腑病,脉洪大、蒸热、潮热、谵语、燥渴、自汗,或胃热发斑,但腹
中未坚硬,大便未闭结,此阳明散漫之热,邪未结聚,故用本方,辛凉和解之剂。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撮
水煎服。
若热甚者,倍之。
大法自汗多者,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挟湿者,加苍术,
按∶此方,必燥渴、潮热、自汗、脉洪,有此八字,方可与之。若表证仍在而不燥渴者
切不可用也。又太阳证,发热而渴,小便不利者,为膀胱腑病,不可与白虎汤。若直中阴
寒,面赤烦热,似渴非渴,欲坐卧泥水中,此真寒假热之证,必须温补。又有血虚发热,证
象白虎,宜用当归补血汤,若误投石膏、知母,则倾危可立而待矣。



<目录>卷二\阳明腑病

<篇名>调胃承气汤

属性:治阳明腑病,潮热、谵语、便闭、绕脐硬痛,为有燥屎,此结聚之热,邪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本方去甘草,加枳实、浓朴,名大承气汤。
窃按∶枳实消痞,浓朴去满,芒硝润燥,大黄泻实,必痞、满、燥、实四症兼全者,方
可用也。若痞满而未燥实者,宜用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恐伤下焦阴血也。燥实而未痞满者
即用本方,不用枳、朴,恐伤上焦阳气也。
论承气汤有八禁
一者,表不解恶寒未除,小便清长,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法当汗解。二者,心下硬满
心下满,则邪气尚浅,若误攻之,利遂不止。恐正气下脱也三者,合面赤色面赤色,为邪在表,浮火
聚于上,而未结于下,故未可攻也。又面赤为戴阳,尤宜细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
反能食平素食少,则胃气虚,故不可攻。然病中有燥屎,即不能食,若反能食,则无燥屎
不过便硬耳,亦未可攻也。五者,呕多呕吐属少阳,邪在上焦,故未可攻也。六者,
脉迟迟为寒,攻之则呃。七者,津液内竭病患自汗出,小便自利,此为津液内竭,不可
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八者,小便少病患平日,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知其不久即
入大肠,宜姑待之,不可妄攻也。



<目录>卷二\阳明腑病

<篇名>潮热

属性:问曰∶潮热何以属阳明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