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损方法
胪列于下,以便观览。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甲字号方

属性:止咳嗽为主。余见虚损之成,多由于吐血。吐血之因,多由于咳嗽,咳嗽之原,多起于
风寒。仲景云∶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者,用麻黄汤。东垣师其意,改用人参麻黄芍药汤
可见咳嗽吐红之症,多由于外感者,不可不察也。余治外感咳嗽,用止嗽散加荆、防、苏
梗以散之。散后肺虚,即用五味异功散,补脾土以生肺金。虚中挟邪,则用团鱼丸解之。虚
损渐成,咳嗽不止,乃用紫菀散、月华丸,清而补之。此治虚咳之要诀也。余详本门。
\x止嗽散\x (见后咳嗽门。
\x五味异功散\x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方见后。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甲字号方

属性:治久咳不止,恐成劳瘵
贝母(去心) 知母 前胡 柴胡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各四钱) 大团鱼(重十二
两以上者,去肠,一个)
上药与鱼同煮熟,取肉连汁食之,将药渣焙干为末,用鱼骨煮汁一盏,和药为丸,如桐
子大,每服二十丸,麦冬汤下,日三服。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甲字号方

属性:润肺止嗽,并治肺痿。
人参(五分) 紫菀 知母(蒸) 贝母(去心) 桔梗 茯苓 真阿胶(蛤粉炒成珠,各一钱)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三分
水煎服。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甲字号方

属性:滋阴降火,消痰,祛瘀,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消风热,杀尸虫,此阴虚
天冬(去心蒸) 麦冬(去心蒸) 生地(酒洗) 熟地(九蒸晒) 山药(乳蒸) 百部(蒸)
沙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真阿胶(各一两) 茯苓(乳蒸) 獭肝 广三七(各五钱)
用白菊花二两,去蒂,桑叶二两(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
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日三服。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乙字号方

属性:血虚火旺,加以醇酒炙爆之物,此乃热气腾沸,迫血妄行,名曰阳乘阴。法当清降,四
生丸等主之。吐止后,则用六味地黄丸补之。又如脉细沉迟,口舌清润,平素体质虚寒,或
兼受风冷之气,此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名曰阴乘阳。法当温散,理中汤主之。凡治血症
不论阴阳,俱以照顾脾胃为收功良策。诚以脾胃者,吉凶之关也。书云∶自上损下者,一
损、损于肺,二损、损于肝,三损、损于脾,过于脾,则不可治。自下损上者,一损、损于
肾,二损、损于心,三损、损于胃,过于胃,则不可治。所谓过于脾胃者,吐泻是也。古人
有言,不问阴阳与冷热,先将脾胃与安和。丹溪云∶凡血症,须用四君子之类以收功。其言
深有至理。然而补脾养胃,不专在药,而在饮食之得宜。《难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
适其寒温。诚以饮食之补,远胜于药耳。世之治损者,亦可恍惚悟矣。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乙字号方

属性:治阳盛阴虚,热迫血而妄行,以致吐血、咯血、衄血,法当清降。
生地黄 生荷叶 生侧柏叶 生艾叶(各等分
细切,同捣极烂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去渣服。
吐甚者,用此丸煎汤,调下花蕊散一、二钱,尤佳。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乙字号方

属性:能化瘀血为水,而不动脏腑,真神药也。
花蕊石(一斤) 明硫黄(四两
入瓦罐内,封口,铁线紧扎,盐泥包裹,晒干,硬炭围定,炼二炷香,研细,筛过,每
服二三钱,童便、热酒调服。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乙字号方

属性:生地(三钱) 牛膝 丹皮 黑山栀(各一钱) 丹参 元参 麦冬 白芍(各一钱五分) 郁金
广三七 荷叶(各七分
水煎,加陈墨汁、清童便各半杯,和服。
\x六味地黄丸\x 滋益先天,生肾水,制虚火,乃医门要药,尤红症之灵丹也。见类中。
\x理中汤\x (见中寒门)
治阴盛阳虚,不能统血,以致阴血走散,法当温补。



<目录>卷三\虚劳

<篇名>乙字号方

属性: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各一钱
大枣二枚,生姜一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