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目录>杂证要法\里证类

<篇名>心腹痛

属性:心腹疼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土湿而胃胆上逆,则痛在心胸,土湿而肝脾下陷,则痛在少腹。
若中气颓败,木邪内侵,则不上不下,痛在当脐,更为剧也。上痛者热多而风少,下痛者风多而热少
,而究其根源,总属湿寒所致。如痛在心胸,热多者以柴胡牡蛎汤主之。如痛在少腹,寒多者以姜苓桂
枝汤主之。如因食积而疼,宜温下者,以大黄附子汤主之,或以浓
朴七物汤主之。如因水积而疼者,以五苓汤主之,或以十枣汤主之。如因血积而疼者,
以桂枝茯苓丸主之,或以下瘀血汤主之。如因痰积而疼者,以姜苓半夏汤主之。如因虫积
而疼者,以乌梅丸主之。如无宿物,专属寒湿者,以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主之。
\x柴胡牡蛎汤\x
柴胡(三钱) 牡蛎(一钱粉) 甘草(二钱) 栝蒌(三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胸痹疼,仍宜用金匮方治之。
\x姜苓桂枝汤\x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当归(三钱) 生姜(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砂仁(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寒甚,加附子。
\x大黄附子汤\x
大黄(三钱) 附子(三钱) 细辛(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x浓朴七物汤\x
浓朴(四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半) 桂枝(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
生姜(二钱半) 大枣(二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呕者加半夏,寒者再加生姜。
\x五苓汤 十枣汤\x(方均见痰饮)
\x桂枝茯苓丸\x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去皮尖) 芍药(各等分) 陈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瘥,加至三丸。
\x下瘀血汤\x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个) 虫(二十枚去足翅) 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四丸,
以酒一杯,煮一丸,取八分,顿服之。
\x姜苓半夏汤\x(方见痰饮) \x乌梅丸\x(方见蛔虫)
\x大建中汤\x
蜀椒(二钱炒去汗) 干姜(四钱) 人参(二钱) 水二杯,煎一杯,去滓,
入胶饴四钱,煎取八分,温服,如一炊顷,可食热粥半碗。
\x附子粳米汤\x
附子(二钱制) 半夏(四钱) 甘草(一钱炙) 粳米(五钱布包)
大枣(二枚) 生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日夜作三服。



<目录>杂证要法\里证类

<篇名>腰痛

属性: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肾居腰间,肾水寒则土湿,土湿则木郁而阳陷,则痛在于腰。亦有色欲
过度而腰痛者,阴精大泄,而阳根已损,此木枯土败之原,而疼痛所由来也。如因湿
而得属实者,以肾着汤主之。如因寒而得属虚者,以桂枝姜苓阿胶汤主之。如因外感风寒而致者,
应以伤寒法治之,不在此例。
\x肾着汤\x
茯苓(三钱) 白术(三钱生) 干姜(二钱) 甘草(一钱炙) 水煎大半杯,温服。
\x桂枝姜苓阿胶汤\x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阿胶(三钱炒研)
白芍(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目录>杂证要法\里证类

<篇名>头痛

属性:头痛者,风寒火三气逆于上也。然亦有因阴血虚,阳热盛而头痛者。亦有因阳气虚,阴寒盛而头痛者
。血虚头痛尚微,阳虚头痛独剧耳。如真头痛,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不治。如因火盛而头
痛者,以元参饮主之。如因血虚而头痛者,以当归补血汤加鹿茸主之。如因肾阴虚而头痛者,以左归饮
加味主之。如因阳虚而头痛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如因外感风寒而头痛者,应以伤寒法治之,不在此例。
\x元参饮\x
元参(一两) 水煎,当茶饮。有风者,用柴胡汤去人参,加元参、枳实治之。
\x当归补血汤\x
黄 (一两) 当归(三钱) 加鹿茸(一两),水煎大半杯,温服。
\x左归饮\x
熟地(四钱) 山药(三钱) 山茱萸(三钱) 茯苓(三钱) 枸杞(三钱) 甘草(二钱炙)
加肉苁蓉(三四钱),川芎(二钱),细辛(一钱半),水煎服。
\x吴茱萸汤\x
人参(二钱) 吴茱萸(二钱) 生姜(四钱) 大枣(三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



<目录>杂证要法\里证类

<篇名>眩晕

属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