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头,八
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
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
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脉度篇
》)
〔《素》〕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
,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
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自“少阴股内”至“目”十七字上下必有脱简,否则古注衍文也)。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
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骨空论》)
上督脉始终行身之后。东垣云∶督脉者出于会阴穴,(会阴,即经文所谓篡。)根于长强穴
,上行脊里,至于巅,附足太阳膀胱之脉。膀胱者诸阳之首,兼荣卫之气系焉。督脉为附,
督者都也,能为表里上中下十二经之病焉。王注云∶自其少腹直上至两目之下中央,指任脉
之行而言,是督脉所系,由此言之,则任脉、督脉、冲脉,名异而同一体也。谓之任脉者,
女子得之任养也。谓之冲脉者,以其上气冲也。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诸脉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骨
空论》)
上任脉,始终行身之前。东垣云∶任脉起于会阴,根于曲骨,入前阴中,出腹里,过脐
上行,附足厥阴之经,为生化之元也,贯穿诸经,无所不系焉。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骨空论》)
〔《灵》〕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
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五音五味篇》)
上冲脉,始终亦行身之前,挟任脉两傍。东垣云∶冲脉分为二道,起于会阴,根于气街
,为二道,入腹中央,挟脐两傍上行,附足阳明之脉,至胸中而散。一说,上至脑耳上角,
下至足内踝,络跗上。若搐如引绳之状,上下动之若一贯,诸经之脉无所不到,以其从胃脉
故也。十二经之海也,旺为生化升降之主。
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何荣?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
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属目内 ,合
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
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
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黄帝曰∶
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
为络也。(《脉度论》。 ,音仇,面颧也。跷,渠洛切)
上跷脉,始终独言阴跷而不及阳跷者,有脱简也。当数,谓当脉度一十六丈二尺之数也
。男子以阳跷当其数,女子以阴跷当其数。
〔《难经》〕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
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
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说沟渠通利水道,以备
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 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
能复拘也(《二十七难》)。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
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
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
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
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
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
,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
,蓄则肿热,砭射之也。(《二十八难》。并,步浪切)
上督、任、跷脉,岐伯谓在十二经荣气周流度数一十六丈二尺之内,扁鹊谓奇经八脉不
拘于十二经,二说矛盾,以待贤者。又冲脉,虞庶注云∶《素问》曰冲脉并足少阴之经,《
难经》却言并足阳明之经,况少阴之经挟脐各五分,阳明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