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无〕中暑闷倒,急扶在阴凉处,切不可与冷水,当以布中衣物等蘸热汤,熨脐中及气海,
续以汤淋布上,令彻脐腹暖,即渐醒。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以多为佳,冷即易之。
古法,道涂无汤,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窝子,令人更溺于中以代汤。续与白虎、竹叶石
膏汤。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冷水送下。如已迷乱闷,嚼大蒜一大瓣,冷水送下。如不能
嚼,即用水研灌之醒。路中仓卒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许,津同咽,可抵饮水二升。(中
暑之病即《内经》热至则瞀郁是也。)
\x大黄龙丸\x治中暑眩晕,昏不知人,或身热恶寒,头痛,状如伤寒,或往来寒热,渴甚,呕
吐泄泻。常服去暑毒,分阴阳。
硫黄 硝石(各一两) 雄黄(透明者) 白矾 滑石(各半两) 寒食面(四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加至二十丸,新汲水下。昏塞不知人,则以井
水开口灌之。中暑忌冷。此药以冷水下之,乃热因寒用。
〔《本》〕又方 解一切暑毒,欲死者,便服之,立苏。
半夏(四两,醋一升半,煮尽焙干) 甘草(一两) 肉桂 赤茯苓(各半两) 白茯苓(一两)
上为末,用生姜汁,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热水下。予夏日登途,常蓄此药于箧
笥中,防诸缓急,及仆价门,每日一服,无伏暑之疾,奇验不一。
〔《山》〕中暑发昏。以新汲水滴两乳,以扇扇之。重者以地浆灌之则醒,若与水饮则死。
〔仲〕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无〕\x附子理中汤\x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昔有武士守边,大雪出帐外,
忽然晕倒,时灌以此药两剂遂醒。
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口噤则斡开灌之。
干姜附子汤 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躁热。
(方见伤寒。)
〔世〕治冻死法。四肢直,口噤,只有微气者。
用大釜炒灰令暖,以囊盛熨心上,冷即易之,目开气出,然后以粥清稍稍进之。若不先温
其心,便将火灸,则冷气与火争,必死矣。
〔垣〕疮疡郁冒,俗呼昏迷,慎不可下,汗之则愈。(此因出脓血至多而郁冒之也。)
〔仲〕郁冒欲解,必大汗出。
〔《本》〕人平居无疾,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哑不能言,或微
知人,恶闻人
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
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白薇汤、仓公散。
\x白薇汤\x
白薇 当归(各一两) 人参(半两) 甘草(一分)
上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渣温服。
\x仓公散\x
藜芦 瓜蒂 雄黄 矾石( )
上等分,为细末,少许吹入鼻中。
〔《脉》〕问曰∶妇人病经水适下,而发其汗,则郁冒不知人,何也?师曰∶经水下,故为里
虚。而发其汗,则表亦虚。此为表里俱虚,故令郁冒也。
〔垣〕妇人半产误用寒凉药有损论治法妇人分娩,及半产漏下,昏冒不省,瞑目无所知觉,盖
因血暴亡。此有形血去之后,则心神无所养。心与包络者,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火
上炽,故令人昏冒。火乘肺,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故血已亏损,往往用滑
石、甘草、石膏之类,乃辛甘大寒之药,能泻气中之热,是血亏泻气,乃阴亏泻阳,使二者俱伤,反
为不足。虚劳之病,昏迷不省者,上焦心肺之热也。此无形之热,用寒凉之药驱令下行。岂不知上焦
之病,悉属于表,乃阴证也,汗之则愈。今反下之,幸免不死,暴亏气血,生命岂能久活?又不
知《内经》有云∶病气不足,宜补不宜泻。瞑目合眼之病,悉属于阴,宜汗不宜下。又不知伤寒
郁冒,得汗则愈,是禁用寒凉药也。分娩半产,本气不病,是暴去有形之血,亡血补血,又何疑焉。
补血则神昌,常时血下降亡,今当补而升举之,心得血则能养神不昏矣。血暴降下,是秋冬之令大
旺,今举而升之以助其阳,则目张神不昏迷矣。今立一方,补血养血,生血益阳。以补手足厥阴
之不足,以全生活血汤主之。
\x全生活血汤\x诸阳既陷,何以知之,血下脱故也。
红花 蔓荆子 细辛(各五分) 生地(夏月倍加) 熟地(各一钱) 本 川芎(各一钱五分)
防风 羌活 独活 甘草(炙) 柴胡 葛根 归身(各二钱) 白芍药 升麻(各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