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大钱,水盏半,煎七分服。姚氏去桃仁,用杏仁。崔氏加芒硝二两。《千金》方同。
医案曰∶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脉滑数,时作热,腹微急。孙诊曰∶腹痛脉当沉细,今脉滑数,
此肠痈也。以云母膏一两,作丸如桐子大。以牛皮胶烊,温酒调胶水,下丸子药。晌时服尽膏,
下脓血一盆而安。
〔《千》〕灸法,屈两肘正肘头锐骨是穴,灸百壮,下脓血而安。
王氏《余话》有妇人肠中痛不可忍,大便自小便出。李生诊之曰∶芤脉见于阳部,此肠痈也。
乃出云母膏,作百十丸,煎黄 汤吞下,利脓血数升而安。李曰∶寸芤积血在胸,关芤为肠生痈也。
李乃杨吉老之婿,弃举业习医,官取医博士。内疽者,皆因饮食之火,挟七情之火,相郁而发。
饮食者阴受之,七情者脏腑受之,宜其发在腔子而向里,非干肠胃肓膜也。谓之内者,以其视之不
见故名焉。
上肠痈五方,丹溪先生所集也。前三方内,其《要略》一方,元本虽云内有痈脓,然先生
不言之,而又连《千金》、《三因》二方置于篇首者,盖亦肿疡泻利例也。后二方用胶烊黄 煎
汤。吞药者,盖亦溃疡补例也。
〔《素》〕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
气逆,(《甲乙经》“沉细”作“沉涩”。)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
则热聚于胃中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病能篇)
〔河〕\x射干汤\x治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盛,嗽脓血,荣卫不流,热聚胃口成痈。
射干(去毛) 栀仁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一两半) 白术(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入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温服,不计时
候。
〔《要》〕\x复元通气散\x治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止痛消肿。
青皮 陈皮(各四两) 甘草(三寸,生熟各半) 穿山甲(炮) 栝蒌根(各二两) 金银花(一两)
连翘(一两)
上为细末,热酒调下。
〔丹〕肠痈,大肠有热积,死血流注,桃仁承气汤加连翘、秦艽。近肛门破,入风者,难治,用
防风之类。大凡破伤风,在头面则以白芷为君,防风头佐之,盖去头面皮肤之风故也。在身体及四
肢则以防风为君,随身梢用,下部则以独活佐之。肺痈吐脓后,其脉短而涩者,自痊;浮大者,难
治。其面色白而反赤者,此火之克金,皆不可治。
《金匮方论》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
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
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
痿;数实者,为肺痈。
按此言肺痿属热,如咳久肺伤,声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火热甚是也。本论治肺痿吐涎沫而不
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
干姜,此属寒也。肺痿吐涎多,心中温液者,用炙廿草汤,此补虚劳也。亦与补阴虚火热不同,是
皆宜分治之。故肺痿又有寒热之异也。
〔《精》〕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内盛于肺也。则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
胁胀满,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保》〕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爆,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所致,治之宜早。



<目录>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篇名>丹痤疹

属性:〔丹〕发斑属风热。风热挟痰而作,自里而发于外,通圣散中消息,当以微汗散之,下之非理。
(防风通圣散方见颠痫门。)
〔罗〕时毒疙瘩,\x漏芦散\x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
一切危恶疫疠。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各一两) 蓝叶 玄参(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肿热甚,加芒硝二钱半。
\x消毒丸\x治时毒疙瘩恶症。
大黄 牡蛎(烧) 白僵蚕(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新水化下一丸。无时,内加桔梗、鼠粘子汤尤妙。
〔丹〕治丹发疼痛。扁竹汁服一升二合,立瘥。若未瘥,再服效。(《外台秘要》扁竹即 蓄。)
内伤斑者,胃气极虚,一身之火游行于外所致,宜补以降之。尝治一中年男子,痈溃后发热干呕,
背发丹 ,用诸般敷贴丹 药,及用刀于个个丹头出血,丹皆不退,后以半、陈、生姜加补剂治
呕,不效。遂纯用参半两,归、术各钱半,浓煎一帖,呕止。二三帖,丹渐缓,热渐减。约五十
余帖,热始除,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