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二分) 甘草(三分) 木通(五分) 陈皮(五分)
芍药 人参(各一钱) 当归(一钱)
一妇年六十,面黄倦甚,足酸口苦,脉散而大,此湿伤气也。
白术(半两) 陈皮(四钱) 苍术 木通 黄芩(各三钱) 砂仁 人参 川芎(各二钱)
黄柏(炒,一钱) 甘草(炙,五分)
分六帖。水煎,食前服。
王官人,痞后面黄,脚酸弱,倦怠,食饱气急,头旋。
黄 (二分) 苍术(一钱) 白术(一钱半) 木通(二分) 甘草(炙,二分) 黄柏(炒,三分)
浓朴(制,一钱) 陈皮(一钱)
水煎服。
成庚五官,面黄,脚酸无力,食不化,脉虚而少弦,口苦肚胀,宜补之。
苍术(半钱) 木通(三分) 白术(一钱半) 当归(五分) 芍药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二分)
川芎(五分) 人参(三分)
水煎下保和丸四十丸。
〔《经》〕治食气,遍身黄胖,气喘,食不进,心胸渴闷。用不蛀皂角去皮及子,涂好醋炙令焦,
为末一钱,巴豆七粒去油膜。二件,以淡醋研好墨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陈皮汤下。
日三服,隔一日增一丸,以利为度,常服消酒食。
〔子和〕一男子作赘,偶病疸,善食而瘦,四肢不举,面黄无力。其妇翁欲弃之,其女不肯。
妇翁乃农夫,招婿意欲作劳,见其病甚,每日诟辱之。人教之饵蜡矾丸、三棱丸,俱不效。戴
人见之,不诊而疗,使服涌剂,去积痰宿水一斗。又以泄水丸、通经散,下四五十行不止。戴
人命饮冰水一盏立止。次服平胃散,间服槟榔丸五十粒,七日黄退力生。盖黄胆之症,湿热与宿
谷故也,俗谓之食劳黄。
〔世〕喜吃干茶。
石膏 白芍药 黄芩
水煎服。更于积块门茶瘅条相参用之。
〔《山》〕酒面黄。用丝瓜连皮子烧灰。因面得病,面汤调下。因酒得病,酒调下。



<目录>卷之二十一・脾胃门\黄胆

<篇名>黄汗

属性:黄汗,汗出染衣,黄如柏汁是也。
〔仲〕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
脉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时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x 芍桂酒汤\x主之。
黄 白芍药(各五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初发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
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好酒代苦酒。)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
出已反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若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身必 。
又胸前痛,腰上有汗,腰下无汗,腰 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
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桂枝加黄 汤主之。(方见本门表疸下。)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
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
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目录>卷之二十一・脾胃门\黄胆

<篇名>目黄

属性:经云∶目黄者,曰黄胆。然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故宜另立篇门。
风气自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 ,其人肥,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全文见诸风条。)
〔河〕\x青龙散\x治风气传化,腹内疼结而目黄,风气不得泄,为热中烦渴引饮。
地黄 威灵仙 防风 荆芥穗 何首乌(去黑皮,米泔浸一宿,竹刀切。各二两)
上为末。每日三服,食后沸汤调下一钱。
〔《类》〕治黄胆,目黄不除。用瓜丁为细末,如豆大,纳鼻中,令病患深吸,取鼻中黄
水出,愈。
针灸 目黄有五法∶
其一取心。经云∶心少阴之脉,所生病者,目黄胁痛云云。
其二取心主。经云∶心主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面赤目黄云云
其三取小肠。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所生病者,耳聋面黄云云。
其四取大肠。经云∶大肠手阳明之脉,所生病者,目黄口苦云云。
其五取膀胱。经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所生病者,目黄泪出云云。
以上五法,并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



<目录>卷之二十一・脾胃门\黄胆

<篇名>黑疸

属性:黄胆久久变为黑疸,身黄额黑,或身面俱黄是也。若身不黄,口面黑,于章门主之。(《针灸经》云∶
神门亦治疸。)
〔仲〕酒疸下之,久久变为黑疸,目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