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未全
成热,或在半表,或在半里,或邪气客于胸中者,皆舌上白胎而滑也。经曰∶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
有寒,邪初传入里也。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是邪在半表半里也。太
阳病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是邪客于胸中也。若病在脏,宜
若可下,如舌上滑胎者,则不可攻,是邪未全成热,犹带表寒故也。
及其邪传为热,则其舌上之胎不滑而涩也。经曰∶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
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热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
若热聚于胃,则为之舌黄,是热已深矣。《金匮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若舌上黑色者,又为热之极也。《针经》曰∶热病口干舌黑者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黑为肾色,
见于心部,心部者火也,肾者水也,水之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也。
〔垣〕下后病嗽,加五味子、麦门冬,如舌上有滑胎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胸有微寒,加辛热之剂立
效。舌燥涩如杨梅刺者,用生姜切浓片,蘸蜜于舌上揩之,其刺立消,神效。
〔无〕\x薄荷蜜\x 治舌上白胎干涩,语话不真。
先以生姜浓片蘸蜜水揩洗,有用薄荷自然汁与白蜜等分调匀,敷之良。



<目录>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篇名>动气

属性:〔成〕动气者,为筑筑然动跳于腹者是也。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活人》
云∶先服五苓散三服,次服竹叶汤。)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活人》云∶
先服防风、白术、牡蛎,汗止,次服建中汤,方见自汗。)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活
人》云∶宜服李根汤,方见气上冲。)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
食则反吐,谷不能进。(《活人》云∶先服大橘皮汤,吐止后,服小建中汤。)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
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身有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
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目录>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篇名>动气续法

属性:〔云〕伤寒汗下后,脐在有动气者,宜\x防葵散\x。
防葵(一两) 木香(不见火) 柴胡 黄芩(各半两)
上锉为细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伤寒汗下后,脐上有动气者,宜\x枳壳散\x。
枳壳(麸炒,五钱) 赤茯苓 当归 三棱(炮。各一两) 木香 诃黎勒(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五钱,沸汤点服。
伤寒汗下后,脐右有动气者,宜\x前胡散\x。
前胡 赤茯苓 大腹皮 人参(各五钱) 木香 槟榔 大黄(各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点服。
伤寒汗下后,脐下有动气者,宜\x茯苓散\x。
赤茯苓(一两) 槟榔(三钱) 桂心 大腹皮 川茴香(炮,炒) 良姜(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点服。
如久不治,传为积热,治之难痊,不可汗下也。



<目录>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篇名>鼻衄

属性: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活人》云∶衄后脉浮者,宜麻黄汤。衄后脉已微者,
不可行麻黄汤,宜黄芩芍药汤。)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不大便,头痛有热,
若小便赤者,承气汤也。若小便清而衄者,桂枝汤也。(论见发汗。)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而
衄者,愈也。(论见发热。)
太阳病,以火劫发汗,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论见头汗。)少阴病,
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中出者,难治。(论见欲寐。)动气发汗,则衄而
渴,饮水就吐。(论见动气。)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阳明胃实口燥,但欲漱水不咽者,必衄也。衄家不可发汗,汗
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瞬,不得眠。(衄忌发汗者,为无脉。若浮紧身疼发热恶寒之症,宜发之。)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