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附,则其诊候亦应同在一
部。
如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膀胱是已。肺与大肠合,心与小肠合,心包络
与三焦合,皆手经也。其脏腑不相根据附,则其诊候亦不必同在一部。按《内经》云∶尺外以

肾,尺里以候腹。又云∶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是以大肠当候于右尺
之里,小肠当候于左尺之里,三焦分立上、中、下三部。如此,则左心、小肠,右肺、大肠
之谬,可不辨而自着矣。



<目录>续记

<篇名>古方权量

属性:古方汤液分两,大者每剂二十余两,小有十余两,用水六七升或一斗,煮取二三升或五
六升
,并分三服,一日服尽,为剂似乎太重,后世学人,未敢遵式。按陈无择《三因方》云∶汉
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则汉方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且以术附汤方校,若用汉两计,
一百八十铢,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若分三服,则是今之七钱半重一服。此说最有根据。
《千金》以古三两为今一两,古三升为今一升。仍病其多,不如陈说为是。



<目录>续记

<篇名>火齐汤

属性:仓公治病,恒用火齐汤,而其方不传。刘宗浓云即古方黄连解毒汤是。未知何据?按仓
公用
治齐郎中令之涌疝中热,不得前溲;齐王太后之风瘅热客脬,难于大小便,溺赤。则亦清寒
彻热之剂也夫!



<目录>续记

<篇名>蛲瘕

属性:蛲瘕为病,腹大,上黄,肤粗,循之戚戚然。上黄,面黄也。盖即今人虫蛊之病,腹大
、面黄而肌肤粗涩者也。



<目录>续记

<篇名>葱豉汤

属性:《肘后》云∶伤寒有数种,庸人卒不能分别,今取一药兼疗者,用葱白一虎口,豉一升
,水
煮顿服,汗出即愈。按《本草》淡豉,治伤寒时,疾热病发汗。元素云∶葱茎白,通上下阳
气。合而用之,故能通治数种伤寒。然其方亦有数变∶一加葛根三两;一加升麻三两;若不
汗,更加麻黄三两,助之散也。一加米三合,益气以出汗也。一加童便三升,汗出于阳而生
于阴,火多者宜之也。深师又加乌梅十四枚,葛根半斤,兼治烦满也。《圣济总录》加人参
、萎蕤、羚羊角,治劳风项强急痛,四肢烦热。《千金》加栀子、黄连、黄柏、大黄各半两
;一加生地、石膏各八两,生葛四两,为表里证治之别。以意斟酌,投之辄验,诚良方也。



<目录>续记

<篇名>枳实栀子豉汤

属性:仲景治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广剂加葱白、粟米、雄鼠粪。范汪加桂
枝、
大黄、麻黄;又方去栀、豉,加甘草、桂心、大黄、芒硝。《千金》加石膏、鼠粪。崔氏单
加鼠粪一味。《古今录验》加麻黄、大黄;一加鼠粪、大黄;一去栀、豉,加鼠粪;一加鼠
粪、麻黄;一去栀子,加甘草、大黄、芒硝。许仁则又加葱白、生姜、干葛、麦冬、生地。
或主表,或主里,或兼主表里,或兼养,或兼滋,或表里与滋养兼施,凡十余变,而栀豉之
法尽矣。



<目录>续记

<篇名>咸寒

属性: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内经》之旨也。仲景疗伤寒,加芒硝于苦寒药中。文仲又加芒
硝于甘
寒药中,其方以生麦冬一升,生地黄一升,知母二两,生姜二两半,芒硝二两半,水煮,分
五服,取利为度。由是,而咸寒之用乃广矣。



<目录>续记

<篇名>酸苦涌泄

属性:院河南治天行热,解毒多用苦酒、猪胆、生艾汁、苦参、青葙、葶苈之属。《外台》单
用苦
参一两,酒煮,并服,取吐如烊胶便愈。张文仲疗伤寒、温病等,三日以上,胸中满,用苦
酒半升,猪胆一枚,和服,取吐。盖即《内经》酸苦涌泄之义。然今人之用此者罕矣。



<目录>续记

<篇名>五疰鬼气

属性:五疰鬼气之病,或助正气以辟之,如苏合香丸之属是也;或假鬼气以引之,如死人枕、
天灵
盖之属是也。徐嗣伯、刘大用恒用此法,而嗣伯云∶鬼气伏而不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
枕,促之魂气飞越,不得攸附体,故尸疰可瘥。刘氏治妇人因人入庙,为邪鬼所凭,致精采
荡越,与死人枕煎汤饮之,大泻数行而愈。则是死人之枕引鬼气,或从上越,或从下出,随
其攸利,与草木气味升降浮沉,各具一体性者不同。今人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