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四气,犹仁贯四德,故曰:因风气而生长也。然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者,盖主气正风,从其所居之乡而来,主长养万物者也,客气邪风,从
其冲后而来,主杀害万物者也。人在气交之中,其生其害,犹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
天之五气,人得之则为五藏真元之气,若通畅相生,虽有客气邪风,勿之能害,人自
安和;如不通畅,则客气邪风,乘隙而入,中人多死。然人致死之由,虽有千般M难
,大要不外三因:一者中虚,经络受邪,即入藏府,此为内所因也;二者中实,虽感
于邪,藏府不受,惟外病躯体,四肢九窍,血脉壅塞,此为外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
,虫兽所伤,非由中外虚实,感召其邪,是为不内外因也。以此三者详之,千般M难
,病由悉尽矣。若人能慎养形气,不令客气邪风干忤经络,即适中经络,未传藏府,
送医治之,自可愈也。四肢九窍,才觉重滞,尚未闭塞,即导引、吐纳、针灸、按摩
,亦可愈也。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五味各得其
宜,不使形气有衰,万病M难无由而入其腠理矣。腠者,一身空隙,血气往来之处,
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藏府,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
【按】
正风者,从八方应时而来,相生和缓之主气也;邪风者,从其冲后而来,相□冲烈之
客气也。如时当东风而来西风也,所谓后者以已过之时言也。
【集注】
赵良曰:人在气交中,秉地之刚柔,以成五藏百骸之形,秉天之阴阳,以成六经之气
,形气合一,神机发用,驾行谷气,出入内外,同乎天度,升降浮沉,应夫四时,主
宰于身形之中,谓之元真。外感者,客气也。『灵枢』曰:虚邪不能独伤,必因身形
之虚而后客之。盖天人之气,各有正、不正,人气正则不受邪,不正则邪乘之;天气
正则助其生长,不正则害之。人气不正者,由七情动中,服食不节,房欲过度,金刃
虫兽,伤其气血,尽足以受病也。天气不正者,由四时不和,八风不常,尽足以伤万
物也。
@@@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
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
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人心,甘入脾,脾能伤肾
,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
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
再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注】
此承上条受病三因,以明其治。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已病,已然之病也。
未病,未然之病也。假如现在肝病,此已然之病也;肝病将来传脾,此未然之病也。
良医知肝病传脾,见人病肝,先审天时衰旺,次审脾土虚实,时旺脾实则知不受肝邪
,不须补脾,直治已病之肝,若时衰脾虚,则知肝必传脾,先补未病之脾,兼治已病
之肝。彼常医不晓四时所胜,五藏相传之理,见肝之病,惟泻已病之肝,不知补未病
之脾也。上工不但知肝实必传,脾虚之病,而且知肝虚不传,脾虚反受肺邪之病,故
治肝虚,脾虚之病,则用酸入肝,以补已病之肝,用焦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
入脾,以益不实之脾。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则火旺,火旺则制金,金被制则木
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
之治,故曰: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然肝虚则用此法,若肝实则不用此法也。中工不
晓虚实,虚者泻之,是为虚虚;实者补之,是为实实,非其义也。上工知其虚实,补
其不足,损其有余,是其义也。其余四藏,皆准此法。伤字,作制字看。
【集注】
徐彬曰:假如肝经之病,肝木胜脾土,知邪必传脾经,治宜实脾为先,此脾未病而先
实之,所谓治未病也。不忧本藏之虚,而忧相传不已,其病益深,故先以实脾为急务
也。
程林曰:经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所谓因者,乘其机也
。治未病者,谓治未病之藏府,非治未病之人也。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使土旺则能
胜水,水不行则火盛而制金,金不能干木,肝自愈矣。此治肝补脾,治未病之法也。
高世蛟唬菏灯⒆ㄎ制水,使火盛金衰,肝不受制,则肝自愈,其理甚精微,故曰: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
: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