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而水饮行,脾气转而津液生矣。若渴则甚于口舌干
燥,加芒硝佐诸药,以下腹满而救脾土。
@@@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注】
沉主里,弦主饮,悬饮之病,属饮停里,故主悬饮内痛也。
@@@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主以十枣汤,亦形气实者宜之,若形气稍虚,又当临证斟酌
也。
【集注】
赵良曰:脉沉病在里也。凡弦者,为痛、为饮、为癖,悬饮结积在内作痛,故脉见沉
弦。



<目录>卷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篇名>十枣汤方

属性: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
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服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集注】
李□曰:三物皆味苦,苦以泄之,能直达水饮窠囊之处,但恐峻利泄人真元,故加大
枣甘以缓之,且枣为脾果,补土所以制水也。
@@@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
溢饮病属经表,虽当发汗,然不无寒热之别也。热者以辛凉发其汗,大青龙汤;寒者
以辛温发其汗,小青龙汤。故曰: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也。
【集注】
尤怡曰:水气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重痛,谓之溢饮。夫四肢阳也
,水在阴者宜利,在阳者宜汗。



<目录>卷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篇名>大青龙汤方

属性: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生姜三
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扑之。



<目录>卷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篇名>小青龙汤方

属性: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炙)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半夏(汤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
【集解】
尤怡曰:大青龙合桂麻而去芍药加石膏,则水气不甚而挟热者宜之。倘饮多而寒伏,
则必以小青龙为当也。
@@@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注】
弦为诸饮之诊,然专主者肝也。水在肝部,则病悬饮,故脉沉弦也;水在肺部,则病
支饮,故脉不弦也。喘短气,肺饮证也;□下引痛,肝饮证也。今亦不见□下引痛
之肝证,但见苦喘短气之肺证,故曰:肺饮不弦也。
【集注】
李□曰:弦为肝脉,故肺饮不弦,苦喘短气,肺邪迫塞也,前云逆倚息短气为支饮
是也。
@@@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注】
支饮水在肺之病,故亦喘而不能卧,短气也。其脉平,谓见肺之平脉,或浮、或涩、
或短,此详申上条不弦之义也。
@@@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喘不能卧,短气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证也,故以葶苈大
枣汤,直泻肺水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支饮偏溢于肺也。支饮贮于胸膈,上干于肺,气逆则呼吸难以通彻,故
不得息。然急则治标,所以佐大枣之甘以保脾,葶苈之苦以泄肺,俾肺气通调,脾得
转输,为峻攻支饮在肺之方也。
尤怡曰:不得息,肺满而气闭也,葶苈入肺,通闭泄满。用大枣者,不使伤正也。
葶苈大枣汤方(见肺痈中)
@@@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
,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芩
芒硝汤主之。
【注】
支饮则喘满不得息,水在胸肺也,更兼心下痞坚,则水盘结连引膈间,故曰:膈间支
饮也。面色黧黑,水邪深结之色也。其脉沉紧,水邪深结之脉也。水邪深结,故有喘
满痞坚之证也。得之数十日,医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单结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
。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单结在下,虽竭之亦不愈也。心下痞坚,饮结在中可知,
故以木防己汤开三焦水结,通上中下之气。方中用人参以吐下后伤正也。故水邪虚结
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实结者,虽愈亦复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