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
为消渴。
【按】
「而大坚」句不成文,「大」字之下当有「便」字,必是传写之遗。
【注】
趺阳胃脉也。胃脉浮盛,按之而数,为胃气热,故善消谷也。火盛消谷,则大便必坚
,气盛消水,则小便必数,故溲数即坚也,坚数相抟,即为消谷消渴之病。
@@@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注】
此复申上条大便坚、小便数之义也。
@@@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注】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故名上消也;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于中,故名中
消也;饮水多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也。上、中二消属热,惟下消寒热
兼之,以肾为水火之藏也。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故与肾气丸从阴中温养
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
【集注】
程林曰:小便多则消渴,经曰:饮一溲二者不治。今饮一溲一,故与肾气丸治之。肾
中之动气,即水中之命火,下焦肾中之火,蒸其水之精气,达于上焦,若肺金清肃,
如云升而雨降,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自无消渴之患。今其人必摄养失宜,肾水衰
竭,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炎于上而刑肺金,肺热叶焦,则消渴引饮,其饮入于胃,
游溢渗出,下无火化,直入膀胱,则饮一斗,溺亦一斗也。故用桂附肾气丸,助真火
蒸化,上升津液,何消渴之有哉!
沈明宗曰:「男子」二字,是指房劳伤肾,火旺水亏而成消渴者。



<目录>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篇名>肾气丸方

属性:(见妇人杂病中)
@@@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注】
脉浮,病生于外也;脉浮微热,热在表也;小便不利,水停中也;水停则不化津液,
故消渴也。发表利水止渴生津之剂,惟五苓散能之,故以五苓散主之也。于此推之,
曰脉浮,可知上条脉沉也;曰微热,可知上条无热也。且可知凡脉沉无热之消渴,皆
当用肾气丸方也。



<目录>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篇名>五苓散方

属性:(见痰饮中)
@@@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注】
此与上条文同义异。文同者,脉浮小便不利,发热、微热、渴欲饮水、消渴也。而义
异者,一以五苓散利水发汗,一以猪苓汤利水滋干也。审其所以义异之意,必在有汗
、无汗之间也。何以知之?一以发汗为主,其因无汗可知;一以滋干为主,其因有汗
可知。故文同而义异,病同而治别也。仲景之书,言外寓意处甚多,在学者以意会之
自识也。



<目录>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篇名>猪苓汤方

属性: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
消渴则渴欲饮水,水入即消,而仍口干舌燥者,是热邪盛也,故以白虎加人参汤,清
热生津也。



<目录>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篇名>白虎加人参汤方

属性:(见中⒅校
@@@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
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水逆者,是里热微而水邪盛也,故以五苓散利水止吐也。
【集注】
李□曰:内有积水,故水入则拒格而上吐,名水逆也,五苓散利水,故主之。
@@@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注】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证也。渴欲饮水,水入则消,口干舌燥者
,白虎人参汤证也。渴欲饮水而不吐水,非水邪盛也;不口干舌燥,非热邪盛也。惟
引饮不止,故以文蛤一味,不寒不温,不清不利,专意于生津止渴也。或云:文蛤即
今吴人所食花蛤,性寒味咸,利水胜热,然屡试而不效。尝考五倍子亦名文蛤,按法
制之名百药煎,大能生津止渴,故尝用之,屡试屡验也。



<目录>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篇名>文蛤散方

属性:文蛤五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