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桃核承气汤,不遗余力,若姑息养奸,百日而劳瘵成,不可救药矣。非医之过而何?所有带证,处子、妇人,皆多患此,不在经证之例,亦非带脉为病。非白淫,即寒湿,浊恶不堪,法宜升散,不宜燥撸致烁阴精,皆治本之决也。至于内伤外感,亦能伤太阴而有以上诸条,触类而伸之,比类而参之,有形证,有理路,何患无治法乎。钦安分门别类,博学而详说之,妙在窥透阳不化阴之玄理,反复论辩,只重一阳字,握要以图,立法周密,压倒从世诸家,何况庸手。知非良深佩服,而胎前不言证,归于六经矣,产后不言,法尽于阴阳矣,知非亦可无言矣。

- 66 -

经水先期而至或十七八九日,二十四王日者是也

按经水先期而来,诸书皆称虚中有热,为太过,为气之盈,多以四物汤加芩、连、阿胶之类治之,以为血中有热,热清而血不妄动,经自如常。予谓不尽属热,多有元气太虚,血稍存注,力不能载,故先期而下。其人定见面白无神,少气懒言,稍有劳动,心惕气喘,脉细而微,亦或浮空。此等法当温固元气为主,不得妄以芩连四物治之。果系可服芩连四物者,人必精神健旺,多暴怒,抑郁,言语、起居、动静一切有神,如此分处,用药庶不错误。

经水后期而至或三十七八日,四五十日,及两三月者是也

按经水后期而至,诸书称为虚中有寒,为不及,为气之缩,多以桂、附之类加入四物汤治之,以为血中有寒,寒得温而散,血自流通,经即如常。予谓不尽属寒。其中多有暗泄处,不可不知。暗泄者何?其人或常自汗不止,或夜多盗汗,或常流鼻血,或偶吐血,或多泄水,或饮食减少。如此之人,切不可照常通经、赶经法施治,当审其病而调之。如其人当经期将至,前四五日,常自汗出者,是气机上浮而不下降,汗出即血出也,察其是卫阳不固者固之,如芪附汤,建中汤是也。察其系内有热伏,热蒸于外,而汗出者,宜凉之,如益元散,生地四物之类治之。

若是盗汗,察其系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藏,气机上浮,故盗汗出,法宜收纳,如封髓丹,潜阳丹之类。察其系血分有热,热蒸于外,盗汗亦作,法宜清润,如鸡子黄连汤之类。

若是鼻血、吐血、审是火旺,逼血外行,自有火形可征,

- 67 -

法宜清凉,如桃仁、地黄、犀角汤之类。审是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血上僭外越,自有阳虚病情可考,不得即为倒经,而妄用通经凉血止血之方,惟有扶阳抑阴,温中固土为准,如甘草干姜汤,潜阳,建中等汤。

若是时常泄水,饮食减少,多由元气下泄,阴血暗耗,法宜温中收固。况饮食减少,生化机微[1],天真之液不能如常流注,学者须知,切切不可见其经之后至,而即以通套等法施之。

其中尚有外感寒邪,闭束营卫气机,亦能使经期后至。可按六经提纲治之。更有经期将至,偶食生冷,或洗冷水,亦能使经期后至,须当细问明白,切不可粗心。

经来淋漓不断

按经来淋漓不断一证,有元气太虚,统摄失职者;有因冲任伏热,迫血妄行者。

因元气太弱者,或由大吐、大泻伤中,或过服宣散、克伐,或房劳忧思过度,种种不一,皆能如此。其人起居动静,脉息声音,一切无神,法宜温固,如附子理中、黄芪建中、香砂六君之类。

因冲任伏热,热动于中,血不能藏,其人起居动静,脉息声音,一切有神,法宜养阴清热,如黄莲泻心汤,生地芩连汤之类,总要握其阴阳,方不误事。

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

按经水紫色成块一证,诸书皆称火化太过,热盛极矣。多以凉血汤,及生地四物加芩、连之类,法实可从,其病形

[1] 微 原本作"征",笔误,据文义改。

- 68 -

定是有余可征。若无有余足征,而人见昏迷、困倦嗜卧,少气懒言,神衰已极,又当以气虚血滞,阳不化阴,阴凝而色故紫,故成块。不得妄以清凉施之,法宜温固本元为主,如理 加香附,甘草干姜汤,建中汤之类,方不为害。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全在有神无神处,仔细详情,判之自无差矣。

经水来少而色淡

按经水少而色淡一证,诸书皆称血虚,统以四物加人参汤主之,以为血虚者宜补其血。予谓此证,明是火化不足,阳衰之征。阳气健则化血赤,阳气微则化血淡。阳气盛则血自多,阳气衰则血自少,乃一定之理,法当扶阳以生血,即天一生水的宗旨。何得专以四物人参汤,一派甘寒之品乎?此皆后人不识阴阳盈虚之妙,故有如此之说也。予见当以黄芪建中汤,当归补血汤加附子,或甘草干姜汤合补血汤,如此治此,方不误事。

经水将行而腹痛

按经水将行腹痛一证,诸书皆言血中有滞也,多用通滞汤,及桃仁四物汤。予思此二方,皆是着重血中有滞也。如果属热滞,此二方固可治之。苟因寒邪阻滞,以及误食生冷,又当以温中行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