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18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治诸风证。出太平府之荻港。二、三月间采。青藤不拘多少,锉入釜内,

用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于瓷器内。若用治病,先备梳三、四枚。量病虚实加减,服一茶 匙,温酒调下,不拘时。服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发痒,遍身以梳梳之。要止,饮冷水 一口解之。痒止病愈。

一方∶
治卒中风,昏愦若醉。痰涎壅盛,四肢不收。砒霜如绿豆大,细研末。以新汲 水调下,少时用热水投之,大吐即愈。


一方∶
治中风烦热,皮肤搔痒。醍醐四两每服一匙,酒调下。尽四两而愈。


仙灵脾酒∶
治遍身手足不随,皮肤不仁。仙灵脾(一斤),锉细,生绢袋盛,以无灰 酒二斗浸之,以浓封密,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开。每日温饮,令微醺,不可大醉。若酒 尽再制一服,无不效。


一方∶
治中风头眩。蝉蜕一两,微炒为末,酒调下一钱。


一方∶
治风痰。宜多食梨可愈。惟正月禁食。


一方∶
治前证。川乌(去皮),五灵脂、当归、骨碎补等分,为末,酒糊丸。每服 十丸至十五丸,温酒送下。


《千金方》
治中风,口噤不知人。独活(四两)入酒一升,煎半升温服。


又方∶
苍术四两,酒三升,煎一升,顿服。


一方∶
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及小儿客忤,男子阴痒,女人带下。白僵蚕七枚 炒。为末,酒调服方寸匕,立效。


一方∶
治中风不省人事。香油或生姜自然汁,灌之即省。


一方∶
治中风项强,不能回顾。掘地作坑,烧令通赤,以水洒之,用桃叶铺其下。患 人卧之,多着桃叶在项下,蒸之令汗出瘥。


一方∶
治风劳肿毒,挛痛或牵引及少腹腰痛。桃仁(一升)去皮尖,炒令黑烟出,热 研捣如泥,以酒二升,搅匀服,取汗三日愈。


《肘后方》∶
治中风,腹中切痛。以食盐半斤熬令水尽,着口中以热汤吞下,得吐 痰即愈。


一方∶
治卒风不省人事,痰涎壅急。生白矾二钱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斡开口灌下,

得吐即省。

一方∶
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不吐。法用大皂角一条,去皮,涂猪胆炙令黄色为 末,每服一钱,不拘时。如气实脉盛,调二钱。如牙关不开,用白盐梅揩齿,口开即灌药,

以吐出风涎瘥。

一方∶
治服药过多,不省人事。甘草(一两)煎汤入生姜汁半杯和服。


一方∶
治一切风疾。浑身搔痒。用胡麻、威灵仙、何首乌、甘草、石菖蒲等分,为细 末,每服二钱、姜汤调下。

《食疗》云∶治水肿风疾,中风脚软,及风毒香港脚,筋挛膝痛,大黄豆和甘草煮 汤,不时服。
《神仙夏禹经》∶菖蒲薄切晒干,三斤,绢袋盛之。玄水一斗(酒也)浸悬坛内,密封一 百日。出视如绿菜色。以 一斗熟黍米纳中,封十四日开出温饮,治一切三十六种风,悉效。
《崔氏海上集》云∶威灵仙治风,通十二经脉。此药朝服暮效,疏通五脏六腑,令 出宿水,微利不泻。久服四肢轻健,手足温暖。专治男妇中风,手足不遂,口眼 斜,骨节 风,胎风,暗头风,白癜风,心风,大麻风,皮风搔痒、手足顽麻,言语蹇滞,行立不 得,风疥癣毒,湿热浸淫,面黄气急,腹胀腰重,阴肿肾冷。妇人月水不来,动经多日。内 服威灵仙,外用煎汤频洗,无不平愈。法用威灵仙一味,洗焙为细末,用好酒和,令微 湿入在竹筒内,塞口,九蒸九晒,如干漆,以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目录】卷之八\中风门【篇名】药方属性:治中风中脉,口眼 斜。

听会
(二穴,在耳前陷中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
颊车
(二八,在耳下二韭叶陷 中。) 地仓(二穴,在口吻旁四分外,近下有脉微微动者是。)上三穴,左 患灸右,右患灸左。

灸中风中腑,手足不随等疾。

百会
(一穴,在顶中央。)

(二穴,在两肩端两骨间陷处宛宛中,举臂得之。)


曲池
(二穴,在肘外横纹头,屈肘曲骨取之是穴。)
风市
(二穴,在膝外两筋 间,平立舒两手着腿,中指到处是。)
足三里
(二穴,在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筋 骨之间是。) 绝骨(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

凡觉手足麻木不仁,或痛,良久乃止,此将中腑之候也。不论是风与气,可速 灸此六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
灸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昏危,下火立效。

百会
(一穴,如前。)
风池
(二穴,在项后发际陷中。) 大椎(一穴,在项后一 椎上项中。)
肩井
(二穴,在缺盆上,大骨前寸半,以三指按之,当中指下陷中是。)


间使
(二穴,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
足三里
(二穴,如前)
曲池
(二穴,

如前。)
凡觉手足麻痹,心中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