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发热者,或口舌燥而身热,咽干。盖心生火,大小
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土也。火乘之,故四肢
发热也。或身热体重,走注疼痛,盖湿热相搏,风热郁而不得伸也。



<目录>卷之二十一\积热门

<篇名>脉候

属性:《内经》曰∶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诸浮不躁者,在阳则为热,其有躁
者,在手。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王注云∶病热而脉数,按之不鼓,
乃寒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形证是寒,按之而脉气鼓击于指下盛者,是为热盛拒阴而生
病,非寒也。)
平人气象篇曰∶病热而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
涩坚者,皆难治。大奇论曰∶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脉经》曰∶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尺寸脉俱虚,是谓重虚。《脉经》阴数
多热,数为热极,数脉为虚为热,数洪,热烦。脉来如悬钩浮为热,滑数,心下结,热盛。紧
而数,寒热俱作。沉细滑疾者热。
脉数盛滑紧者,病在外热;脉沉而紧,上焦有热,下寒。
寸口脉浮大而病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寸口脉实,热
在脾肺。数为吐,为热在胃口。关脉滑数,胃中有客热,缓而滑,为热中。《难经》曰∶病热
之脉,阴阳俱浮,浮之滑,沉之散涩,发热恶寒。脉浮数者,瘟病也。身热,头痛,自汗,
多眠,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风温也。《活人书》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壮热,恶风,
自汗。寸口脉浮,胸痞满,有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
此阴脉之极也,死。热病不得汗,而脉躁盛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
热者,死。



<目录>卷之二十一\积热门

<篇名>治法

属性:《病机机要》曰∶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无表而热者,谓之里热;有暴热而为热者,
乃久不宣通而致也。有服温药而为热者,有恶寒战栗热者。及其治也,小热之气,凉以取之;
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发之不尽,则逆制之。制之不尽,求其属以
衰之。苦者治脏,脏属阴而居内;辛者治腑,腑属阳而在外。故内音下之,外者发之。又宜
养血益阴,其热自愈。



<目录>卷之二十一\积热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东垣曰∶发热恶热,大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或无
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当以当归补血汤主之。又有火郁而热者,如不
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也,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非如能食而热,口舌干燥,大便难者,
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非泻热补水之比。当细分之,不可概论。如言烦躁,虚烦亦与实烦
不同。如伤寒烦者,为真阳内郁,阴中伏阳之证,与阴虚燥热,病本亦异。



<目录>卷之二十一\积热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东垣曰∶仲景论内外不足发热、自汗之证,大禁发汗。若饮食劳倦,杂病发热,身汗,
表虚之证认作有余,便用发汗,则表益虚也。



<目录>卷之二十一\积热门

<篇名>治法

属性:心热者,微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上,轻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热,少加力按之,
则全不热,是热在血
脉也。其证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以黄连泻心汤、导赤散。实则泻心汤,虚则朱砂安神
丸。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日西热甚,乃皮毛之热,其证必见喘咳。寒热轻者,
泻白散,实则凉膈散,虚则人参白虎汤。
肝热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热,当寅卯间尤甚。其脉弦,四肢满闷,
便难,转筋,多怒多惊,四肢困热,筋痿不能起于床者,泻青丸。实则柴胡饮子。
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热在肌肉,
过夜尤甚,其证必怠情,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泻黄散。实则调胃承气汤,虚则人参黄
散。
肾热者,轻手重手俱不热。如重手按至骨分,其蒸热手如火,其人骨苏苏如虫蚀,其骨
困热不任,亦不能起于床,实则滋肾丸,本滋阴法也。无实不可泻。气实脉盛,身热烦扰,宜
三一承气汤、凉膈散等药下之。热在中,四顺清凉饮,在下八正之类。夜热多,或有汗,或鼻
衄,身热而便难,四物去芎加黄连、生地、地骨皮之类。日热多,热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