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雀肉。仍灸大椎,百壮即止。 
【目录】卷之五十一\自汗门【篇名】药方属性:(凡饮食汗出如洗,日久心虚液耗,令人消渴及半身不遂,偏风痿疾,此乃饮食 悍之气,亦不可不为早治也。) 
安胃汤
 治饮食汗出,宜用此药,按而收之。 
黄连 五味子 乌梅肉 甘草(半生半炙,各一钱) 升麻梢(三分) 
水盏半,煎八分,食远温服。忌面、蒜、姜、椒。 
牡蛎白术散
 治漏风证,饮酒中风,汗多,食则汗出如洗,久不治,必成消渴证。 
牡蛎( ,一钱) 白术(炒) 防风(各二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温服。 
抚芎汤
 治自汗头眩,恶心痰逆。 
川芎 白术(炒) 陈皮(各半两) 甘草(一钱) 
上作二服,每服水盏半,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目录】卷之五十一\自汗门【篇名】药方属性:
牡蛎散∶
治一切自汗、盗汗。用牡蛎不拘多少,火 通红,醋淬五六次,为末。每一两加 定粉半两和匀,用绢袋盛之,扑身上。 
一方∶
治虚汗不止,玄府不闭。用白术四两,分作四分制∶一分用黄 同炒,一分用 石斛同炒,一分用牡蛎同炒,一分用麦麸同炒。(各 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细炒。每服三钱, 
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为妙。) 
又方∶
青桑第三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二钱,最止心汗。 
一方∶
何首为末,唾调敷脐中,即止汗。 
一方∶
郁金为末,临卧以唾调乳上,能止自汗。 
救急方∶
治自汗不止。用陈糯米不以多少,麦麸同炒令黄色,研为细末。米饮调下三钱,或 热猪肉蘸末食之亦可。 
一方∶
五倍子为末,唾津调填脐中,以帛缚定即止。 
一方∶
治自汗盗汗,麦麸炒黄色,椒目各等分,每三钱水盏半,煎八分,露一宿温服。 
《道藏经》∶
治暑月汗渍,腋下赤肿及痱疮,荡以雪水、蚌粉敷之。 
一方∶
治自汗不止,粳米炒黄色,为末,绢袋扑身。 
一方∶
止自汗盗汗,临卧时少饥,食宿蒸饼一枚,不可饮汤水,只干吃尽便就枕,不过三次, 
效。 
【目录】卷之五十一\盗汗门【篇名】病机叙论属性:戴氏曰∶盗汗者,睡中而汗出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睡熟也,凑凑然出焉,觉即止,而 不复出矣,非若自汗而自出也。杂病盗汗,责其阳虚,与伤寒盗汗非比,是亦心虚所致。宜敛 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 
【目录】卷之五十一\盗汗门【篇名】病机叙论属性:丹溪曰∶盗汗属血虚阴虚,乃阳蒸阴分而液出者为盗汗,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而盗汗,阴虚 火炎者,法当补肾,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 
【目录】卷之五十一\盗汗门【篇名】脉候属性:平人脉虚细微者,善盗汗也。尺脉虚浮或滑涩,为盗汗。脉濡者为有盗汗,阴阳俱虚也。 
【目录】卷之五十一\盗汗门【篇名】治法属性:东垣云∶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出汗如浴,觉来方知,是属阴虚,荣血之所主也,宜补阴 降火,当归六黄汤 之类是也;若虚寒者,只以黄 六一汤。盗汗发热,因阴虚,用四物汤加黄柏;兼气虚,加人 参、黄 、白术。小儿盗汗不用治,盖血未足也。 
【目录】卷之五十一\盗汗门【篇名】药方属性:
当归六黄汤
 治盗汗之圣药。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连 黄芩 黄柏(各一钱) 黄 (蜜炙,二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服。或加甘草、浮麦、麻黄根。 
黄 六一汤
 治阴阳俱虚而盗汗。 
黄 (蜜炙,六钱) 甘草(炙,一钱) 水二盏,煎一盏服。 
黄 汤
 治虚盗汗。 
黄 (蜜炙) 人参 甘草(炙) 白扁豆(炒) 白术(炒) 白茯苓 陈皮 半夏(制) 
山药 干葛(各等分) 
每服八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神效麦麸汤
 治心气盗汗。 
麦麸(炒黄色,一钱) 防风 白术(炒) 牡蛎(制) 黄 (蜜炙。各钱半) 
水二盏,枣二枚,煎八分,调辰砂妙香散,极效。 
辰砂妙香散
 治盗汗,补气血,安心神。 
大补阴丸
 治盗汗。(方见虚损门) 
玉屏风散
 治自汗、盗汗俱效。(方见自汗门。) 
白苓汤
 治虚盗汗。 
黄 (炙) 防风 白茯苓 白术(各一钱) 麻黄根 甘草 牡蛎(各五分) 小麦(五粒) 
上水盏半,煎八分,食远服。 
麦煎散
 治营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痛,肌肉消瘦。 
知母 石膏 甘草(炙) 滑石 地骨皮 杏仁(去皮尖) 赤芍药 葶苈 人参 白茯苓 麻黄银(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食远调服。 
石斛散
 治阴虚盗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