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戒百日尤好,瘴不发后乃吃素粥三日,经五日后方以猪脾熟煮羹吃软饭,十月后略 吃些酒,吃些肉羹,但不可食诸般骨汁。若犯之则再发,凡羊肉、猪、犬、鸡诸骨汁须并 忌一月或两月尤佳,凡再发者,多困笃。
【目录】卷之七十六\瘴气门【篇名】药方属性:
辟瘴饮子
治瘴时行,无事之时,宜先服此,则不感染。
陈皮(七分) 半夏(一钱,制) 茯苓 浓朴(姜制。各七分) 人参 枳壳(炒)
砂仁(炒。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服。
槟榔煎
治山岚瘴气寒热呕吐,腹满不思饮食。
槟榔 苍术 浓朴(姜制) 陈皮 草果(各五分) 甘草(一寸) 生姜(
一块,湿纸包煨)
上水二钟、枣三枚,煎八分,食远热服。
和解散
治瘴病初作,胸腹满闷,头眩发热。
苍术(半斤,米泔水浸一宿) 浓朴(二两,姜汁炒) 陈皮(二两) 甘草(
四两) 本 桔梗(各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热服。日三服夜一服。此 药不拘伤风伤寒,初作未分证候,任服大能助胃驱邪和解百病,不可不服。
黑豆饮
治房劳感风小腹痛。
黑豆(五合)
炒香熟,好酒淬之,乘热气薰病患,微覆出汗而愈。
生姜煎
治瘴如疟,憎寒壮热。
老生姜(一大块)
打破,纸包煨,水一钟煎半钟,热服微汗。
附子汤
治瘴疟脾寒,寒振热少,面色青白,饮食少进,四肢厥,大小便清宜服。
附子(一枚,制) 草果(五粒)
水二钟煎一钟,分二服。
生姜附子汤
治岭南瘴厉,内虚发热,或寒热往来,痰呕吐逆,头疼身痛,或汗多烦 躁,引饮,或自利小便赤兼主卒中风。
附子(一枚,如法制)
作四服,每服水一钟、姜十片,煎六分,微温服。
干姜附子汤
治瘴毒阴候发热,或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疼痛重,舌上苔生,引饮 烦渴,或自利呕吐,汗出恶风。
大附子(一枚,制,分四服)
每服炮干姜二钱,同煎温服,热甚者冷服。
冷汤
治瘴毒内寒外热,咽嗌间烦躁不解。
人参(半两) 大附子(一钱) 甘草(炙,三寸) 淡竹叶(十四个) 大枣(
五枚)
水煎温服。
不换金正气散
善解一切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五种膈气,和脾胃,止吐泻,
温中,下痰饮,止腹痛,胀满吞酸,噫气噎塞,干呕恶心,内受寒湿,外感风邪,头痛头 眩,鼻塞,不分阴阳,尤宜多服。及一切霍乱时气诸疾,妊妇胎前产后,并不碍忌,四方不 伏水土。凡入岭南,此药不可不备。
浓朴(姜炒) 苍术(米泔水泡) 陈皮(去白) 半夏(制) 藿香叶(净) 甘 草(炙。各一钱) 草果(五分)
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温服。
参苏饮子、羌活冲和散
(二方治同前,并见伤寒门。)
圣散子
治一切山岚瘴气,时行瘟疫,伤寒风湿等疾,有非常之功,如李待诏所谓 内寒外热,上实下虚者,此药尤效通神。宋嘉 中黄州民病疫瘴大行,得此药痊活者,不 可胜纪。苏东坡撰文勒石,以广其传,圣散子益着。吾徽郑尚宾在金陵用此方治伤寒,活 人甚众。予故知其大能发散寒湿,驱除瘴疟,实超凡之效也。
苍术(制) 防风 浓朴(姜炒) 猪苓(去黑皮) 泽泻(煨。各二两) 白芷 川芎 赤芍药 藿香(去土) 柴胡(各两半) 麻黄 升麻 吴茱萸(泡) 羌活 枳壳 独活 茯苓 本 细辛(各七钱) 良姜 大附子(一枚) 草豆蔻 石菖蒲(
各八钱) 甘草(二两半)
上碾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钟、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
嘉禾散
(一名谷神散) 治瘴疟阴阳表里不分,五膈五噎,脾胃不和,胸膈满 闷等疾。(方见膈噎门。)
神术散
治伤寒头痛身热等证。
苍术(二钱) 川芎 甘草 本(各一钱)
上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平胃散
治感山岚瘴气湿热等疾。
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劳倦时疫发热。(二方见脾胃门。)
养胃汤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能避山岚瘴气,四 时疫厉,脾寒痰疟,因饮食者,吞下化滞丸。
甘草(五分) 浓朴(姜汁炒) 半夏 苍术(米泔浸) 人参 茯苓 陈皮 藿 香(各七分) 草果(五分)
水一盏、姜五片,乌梅一个,煎一盏,热服。
保和汤
治中瘴气发热呕吐,腹满不食。
浓朴(姜制) 大腹皮(黑豆水洗) 半夏(制) 陈皮(去白。各八分) 柴胡 枳壳 甘草(各五分)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