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84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尸邪鬼蛊毒。

木香
味辛、苦。气温。味浓于气,阴中阳也。无毒。(形如枯骨,油重者良。)主邪气,

辟毒疫瘟鬼。主淋露,久服强志,不梦寤魇寐。调诸气,散肺中滞气,行肝气。若治中下焦 气结滞,须槟榔为使。治心腹积年冷气, 癖胀痛,九种心痛,女人血气刺痛,酒末服之。治 腹中气不转运,和胃气,止霍乱吐泻呕逆,反胃,安胎,健脾。火煨实大肠,和黄连治痢疾。
又得生姜、橘皮相佐使绝佳。又疗痈肿毒,又御雾露之气。久痢不愈。(取一块方圆一寸,
黄连半两,水升半,煎同干去黄连薄切焙干,为末作三服,一服橘皮汤下,二服陈米汤下,三 服甘草汤下。)

香子
(一名茴香。)味辛,气平。无毒。入手足少阴经、太阳经。(阴干。得酒良,

入药炒用。)主诸 ,霍乱。和诸食中甚香,破一切臭气。开胃下食,止呕吐,调中止痛。主 干湿香港脚,膀胱冷气肿痛,或连髀间疼痛,挛引入小腹不可忍。肾劳 疝。又疗恶毒。(取苗叶 捣汁服之,日三用滓贴肿上,冬月用根。)

零陵香
(古谓薰草,亦即蕙香也。)味甘、辛。气平。无毒。(得酒良。)主邪恶气,

心腹痛满,下气,酒煎服可止痛。疠风牙齿痛,煎含良。妇人浸油饰发,香无以加。

肉豆蔻
(一名肉果。)味苦、辛。气温。无毒。入手阳明经。(汤搜米面粉裹灰火中,

煨黄熟用。油色肥实佳。)温中开胃、下气消食。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脾胃虚冷,
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小儿伤乳,吐逆,泄泻之要药。凡痢以白粥饮服,霍乱气并,生 姜汤服。

草豆蔻
(一名草果。)味辛,气温。阳也。无毒。入足太阴、阳明经。(面包煨熟用。)

主温中,心腹痛。呕吐、霍乱。
治风寒客邪在胃口,善去心胃客寒作痛。调散冷气力甚速,消酒毒去口臭气。治食积寒疟。
甫考草豆蔻,即今之草果是也,故前人编在果部。《本草经》云∶其形如圆眼,(当作荔枝)。
但颇锐而壳微淡红,有纹棱,其中子如石榴子,其气味极辛。土人鲜采腌作果,以消食解酒,此 正切于草果之形状,出处治疗,何其详备。奈何今世之医不考其真,而怪夫《本草经》遗而 不载,却又别寻草豆蔻,谓难得其真,所以在处用之不同。江南多以建宁草仁为豆蔻,江北 有以辣子为豆蔻,其于《本草经》形状、出处大不然矣。今之好事者,又于别集新添草果之条,
妄意混注,更不考草豆蔻即其真,此其失又甚于不考者也。

白豆蔻
(一名肉果。)味辛,气大温。味薄气浓,阳也。无毒。主积冷气,止吐逆,反 胃,谷下气,胃冷宜服。又散肺中滞气,入肺经,别有清高之气,上焦元气不足,以此补之。


红豆蔻
味辛,温。无毒。主肠虚水泻,心腹搅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不宜多服,

令人舌粗,不思饮食。(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治冷气腹痛,吐泄痢疾。)生南海诸谷,云是 高良姜子,其苗如芦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色。

缩砂蜜
(君,即砂仁。)味辛、苦,气温。无毒。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痢,

止休息痢。温脾下气,治脾胃气结滞不散,腹中虚冷痛,又能安胎,行气故也。与白檀香、豆 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
则入大小肠。妊娠因气动胎痛不可忍。(炒熟捣为末,酒调服二钱。)

荜澄茄
味辛,气温。无毒。(嫩胡椒青时采者。)主下气消食,腹间气胀,心腹冷痛,

霍乱吐泻,肾气膀胱冷。古方偏用染发。

使君子
味甘、气温。无毒。(始因郭使君疗小儿用此物后,因名之。用仁或兼用壳。)

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

芦荟
味苦,气寒无毒。(出波斯国,似黑饧,水滴脂泪而成。)主热风烦闷,胸膈 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诸热。痫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 。解巴豆毒。患癣在 头项间,延上耳颊。(用一两研,炙甘草半两末和匀。先以温浆水 洗过,帛拭干敷之神效。) 齿。(取四分末,先以盐揩齿,洗净后敷上。)


京三棱
味苦、辛,气平。阴中之阳。无毒。(黄色,体重,状若鲫鱼而小,火炮用。)

主治老癖 瘕结块,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色白属气,破血中之气。损真 气,虚者勿用。

蓬莪术
味苦、辛,气温。无毒。(火炮醋炒用,得酒醋良。)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鬼 气,霍乱冷气,饮食不消。酒研服之。又疗妇人血气痛,破 癖气最良。通月经,消瘀血,治积 聚诸气为最要药。妇人药中多用。色黑属血,破气中文血,入气药能发诸香。


大黄
(使) 味苦,气大寒。味极浓,阴中之阴,降也。无毒。入手足阳明经。(黄芩为 之使。无所畏。火干。凡有用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