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浪之人,必以前之凉药为未当,今日温
补为极是,纵下咽不及救,亦惟归罪于前手寒凉之误也。设初起即误死于温补,而举世亦但知霍乱转筋,是危险之
病,从无一人知此证有阴阳之异,治法有寒热之殊,而一正其得失者。此病之所以不易治,而医之所以不可为也。
今莲泉见姜、附而生疑,安伯察病机之已转。乃以∶朝鲜参 麦冬 知母 葳蕤 木瓜 扁豆 石斛 白芍 苡仁
甘草 茯苓等。服六剂,始能言动,渐进饮食,调理月余而健。此余热未清,正气大虚者之治法,更有不因虚而
余焰复燃者,须用炼雄丹治之。
詹耀堂子,年二十,患霍乱,服姜、桂数剂,泻不止。素吸鸦片烟,疑为虚漏。补之,泻益甚。孟英视之∶大渴
而脉弦数。因为起病不因暑热,然阴分素亏,虽饮冷贪凉,热药岂堪过剂?设无便泻以分其药力,则津液早枯矣!
与∶白头翁汤合封髓丹,加银花、绿豆、石斛,一剂知,二剂已。
蒋敬堂母,年七十四。陡患呕泻,身热腹痛,神思不清,孟英诊之,脉微弱而数。曰∶暑脉自虚,不可以高年
而畏脱,然辛散痧药,则不免耗伤其津液。爰定∶(黄)芩 (黄)连 滑(石) (石)斛 (竹)茹 (黄)
柏银花 竹叶 橘皮 枇杷叶之方,冬瓜汤煎,一剂而热退神清,再剂霍然。
王某,久患吐血,体极孱弱,沈琴痴嘱其丐孟英治之,服药甫有小愈。而酷暑之时,陡患霍乱转筋,大汗如雨,
一息如丝。孟英视之曰∶阴血久夺,暑热鸱张,吾霍乱论中之缺典也。姑变法救之。用∶北沙参 枇(杷)叶
龙(骨) 牡(蛎) 木瓜 扁豆 苡仁 西滑石 桑叶 蚕砂 石斛 豆卷,投之良愈。嗣后每日调理,仍
服滋补以治宿恙。阅二载,闻服温补药,致血暴涌而亡。
周 ,于七月十八日夜,患霍乱转筋甚剧。仓促间,误服青麟丸钱许。比晓,急邀孟英诊之,脉微弱如无,
耳聋目陷,汗出肢冷,音哑肌削,危象毕呈。药恐迟滞,因嘱其母先煎高丽参汤亟为接续,随以∶(高丽)参 (白
)术 白芍 茯苓 附(片) (肉)桂 干姜 木瓜 苡仁 扁豆 莲实为方,一剂,各症皆减。
次日复诊,孟英曰∶气分偏虚,那堪吐泻之夺泄?误饵苦寒,阳微欲绝。昨与真武(汤)、理中(丸)合法,
脾胃之阳复辟矣。刚猛之品,可以撤去。盖吐泻甚而津液伤,筋脉失养,则为之转。薛生白比之“痉”病,例可推也。
凡治转筋,最要顾其津液,若阳既回而再投刚烈,则津液不能复而内风动矣。此治寒霍乱之用桂、附,亦贵有
权衡,不可漫无节治,致堕前功也。即于前方裁去(干)姜、附(片)、(肉)桂,加黄 、石斛,服至旬日而愈。
余(周 自称)谓此番之病,危同朝露,若非孟公,恐不能救,常闻张柳吟云∶但使病者听孟英论病之无微不入,
用药之无处不到,源源本本,信笔成章,已觉疾瘳过半。
古云∶“檄愈头风”,良有以也。
己丑(年)五月,天气骤热,孟英母,陡患霍乱,肢冷,自汗,脉微,苔白,腹大痛,欲重按。是中虚有
素,因热而受寒侵也。进大剂理中汤加桂枝、白芍,覆杯而愈,此所谓舍时从证也。
褚子耘使女患此,已身僵矣。孟英以夺命丹二分,嘱其灌入,顷刻活动,随以解毒活血汤,数服得生。
一人,孟英治愈后,已溺行能食。余热外泄,满面赤瘰,忽然神气瞀乱而死。
一人,孟英治愈,二便已如常矣。越数日,云饮食不得下,戴眼呃忒而逝。
一人,业已向愈,忽然神情恍惚,药不及救。
陈解香弟。患此垂危,孟英治愈,遂不服药,月余复来请勘,已咽痛碍进水谷,颐肿牙糜,牙关甚紧,痰嗽胁
痛,溺赤管痛,便溏色酱。此余毒蕴隆,失于清解,脉已弦紧数疾,莫可措手。并录以告贾旅者。
沈春泉,年五十七,立冬前五日,食蟹面后,陡患霍乱转筋,所吐泻者皆水。初进桂、附药,筋转益甚,
周身微汗,神倦懒言,指渐冷,脉渐伏,时欲太息。更方用∶牡蛎(一两) 龟板(八钱) 阿胶(四钱),服后势较剧。
孟英视之,苔黄大渴,小便全无,泻出极热,心下拒按。曰∶此伏暑挟食之证。不知何所见而与燥补涩腻之药?
嗣闻其次郎于立冬后,亦患此证,医知伏暑,用黄连等药,吐泻已止。因脉未遽起,不知为伏暑
未清,改投桂、附等,三帖而亡。尤可哀也。
陈艺圃,亦知医,其室人于仲秋患霍乱转筋,自诊以为寒也。投热剂,势益甚,招朱椒亭视之,亦同乎
主人之见也。病尤剧,乃延孟英决之,曰∶此寒为外束之新邪,热是内伏之真病。口苦而渴,姜、附不可投矣。
与∶河间法(谓表里双解、清热育阴之法),人皆不信也。再与他医商之,仍用热剂,卒至口鼻出血而死。极其
悔叹,始服孟英之卓识。余谓霍乱一证,近来时有,而医皆不甚识得清楚,死于误治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