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夜欲卧时,取一胡桃大含之,细细咽汁,稍加至鸡子大,欲昼日间丸服亦得。忌芜荑。
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
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 沫,无复穷限,气上
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有如此者,宜合细辛等八味汤、葶苈子十五味丸服之方。
细辛 半夏(洗) 桂心 桑白皮(各五两) 干姜 当归(各四两) 芒硝(六两) 杏
仁(
六合去尖、两仁者,研)
上药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芒硝。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当得快
利后,好将息,经三四日,合丸服之。忌生葱、生菜、羊肉、饧。
丸方
葶苈子(六合熬) 细辛 五味子(各五两) 干姜 当归(各四两) 桂心 人参 丁

大黄 商陆根(各三两) 橘皮(四两) 桑白皮(六两) 皂荚肉(二两炙) 大腹槟榔
(二十枚)

上药捣筛,蜜和丸。煮桑白皮饮下,初服十丸,日再服,稍加至十五丸,如梧子大。若
利则减,秘则加,以大便通滑为度,时时得鸭溏亦佳。忌生葱、生菜。
又依前细辛等八味汤、葶苈子等十五味丸,不觉可,渐成水病,余一如前况,更加大小
便秘涩,头面身体浮肿,宜合大干枣三味丸服之方。
大枣(六十枚擘,去核) 葶苈子(一升熬) 杏仁(一升去尖皮、两仁者,熬)
上药合捣,令如膏,可作丸,如硬燥不相着,细细下蜜作丸。依前以桑白皮饮下之,初
服七八丸,日再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为度,病重者时令鸭溏佳。亦有以前三味煮汤服之
又依前大枣等三味丸服,虽觉气暂歇,然病根深固,药力微弱,且停服大枣丸,合巴豆
丸五味细细服之,荡涤宿病方。
巴豆(仁二十枚熬,去心、皮) 杏仁(一百颗去尖、皮、两仁者,熬) 牵牛子(五

熬) 葶苈子(六合熬) 大枣(六十枚擘,去核)
上药合捣,一如前大枣丸法。还以桑白皮饮下之,服三四丸,日再服。如利即减,秘即
加,常以大便调为候,病甚时时取鸭溏亦佳。忌芦笋、野猪肉。(吴升同,出下卷中)



<目录>卷第九

<篇名>杂疗咳嗽方三首

内容:《古今录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肺居外而近,上合于皮毛,皮毛喜受邪,故肺独易为
嗽也。邪客于肺,则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喉鸣,甚者唾血。肺咳经久不已,传
入大肠,其状咳则遗粪。肾咳者,其状引腰背,痛甚则咳涎。肾咳经久不已,传入膀胱,其
状咳则遗尿。肝咳者,其状左胁痛,甚者不得转侧。肝咳经久不已,传入胆,其状咳则清苦
汁出。心咳者,其状引心痛,喉仲介介如鲠状,甚者喉痹咽肿。心咳经久不已,传入小肠,
其状咳则失气。脾咳者,其状右胁痛,阴阴则引肩背,甚者不得动,动便咳剧。脾咳经久不
已,则传入胃,其状咳即呕,甚则长虫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痛
,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又非时有风寒冷,人
触冒解脱,伤皮毛间,入腑脏为咳上气,如此也。又非时忽然暴寒伤皮肤,中与肺合,则咳
嗽上气,或胸胁又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
。因咳服温药,咳尤剧,及壮热吐浓血,汗出恶寒是也,天有非时寒者,急看四时方也。
又疗咳嗽上气,时时呕白唾沫数十岁者方。
吴茱萸 五味子 大黄 桂心 甘草(炙) 细辛 人参 紫菀 款冬花各一两 大戟
竹茹各三分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亦疗阴冷咳,至良。忌海藻、菘菜、
生菜、生葱。(《深师》同,并出第十九卷中)
《深师》疗诸咳,心中逆气,气欲绝。杏仁煎方。
杏仁(四两去尖、皮,末) 猪膏(二斤) 白蜜(二升) 生姜汁(三升)
上四味,着铜器中,于微火上先煎姜汁,次纳蜜膏令如饧,置器着地,乃纳杏仁末,
复令得一沸,煎成。服如枣大一丸含之,日三,不知,稍稍增之。
又疗气上迫满,或气不通,烦闷喘呕。苏子汤方。
苏子(一升) 干姜(三两) 半夏(四两洗) 桂心 人参(各一两) 橘皮 茯苓
(各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若虚热,去干姜,用生姜六两,加黄
芩二两。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酢等物。(并出第十八卷中)



<目录>卷第十

<篇名>肺痿方一十首

内容:《千金》论曰,寸口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