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与前方同。
射干(八两) 大青(三两) 石膏(十两碎绵裹) 赤蜜(一升)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
又疗脾热胁痛。热满不歇。目赤不止。口唇干裂方。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生地黄汁(一升) 赤蜜(一升) 淡竹叶(切五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七升。去滓。澄清。煮石膏。取一升五合。去滓。
下地黄汁两沸。下蜜。煎取三升。细细服之。忌芜荑。
又疗脾热偏一边痛。胸满胁偏胀方。
茯苓 橘皮 泽泻(各三两) 石膏(八两碎绵裹) 桑白皮根(一升) 芍药 白术
(各四
两) 桂心 人参(各二两) 生姜(切一升) 半夏(六两洗)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若须利。加芒硝二两。忌羊肉饧
桃李雀肉生葱酢物。(并出第十五卷中)
千金翼泻脾汤。主脾脏病。气实胸中满。不能食方。
茯苓 浓朴(炙各四两)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二两) 桂心(五两) 生姜(八
两) 半
夏(一升洗)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此方又主冷气在脾脏。走出四肢。手足流
肿。亦逐水气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酢等物。
又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呕吐反胃方。
大黄六两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煮
取二升半。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并出第十七卷中)



<目录>卷第十六

<篇名>泻脾丸主脾气不调及腹满方三首

内容:深师调中利饮食。除胃中积聚寒热。老人将服。长肌肉。令人光泽泻脾丸方。
黄芩 杏仁(去尖皮两仁熬) 泽泻 通草 芎 桂心 白术 干姜(各五分) 茯

黄 干地黄(各六分) 附子(二分炮) 麦门冬(四分去心)
上十三味捣筛。蜜和服如梧子。二丸。日三服。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酢芜荑等物。
(出第十三卷中)
千金翼泻脾丸。主脾气不调。有寒热或下闭塞。调五脏不利。呕逆饮食者方。
大黄(六分) 杏仁(去尖皮两仁熬) 附子(炮) 当归 干姜 桂心(各四分) 人
参细
辛芍药 茯苓 半夏洗 黄芩 蜀椒(各三分汗) 玄参(三分)
上十四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六丸。日三增至十丸。忌猪羊肉冷水饧生葱生菜酢等
物。(深师无半夏附子)
又泻脾丸。主毒风在脾中。流肿腹满。短气食辄响。响不消。时时微下方。
当归(三分) 吴茱萸(二分) 干姜(二分) 大黄(二分) 野狼毒(炙一分) 桂
心(三分)
芎(二分) 蜀椒(汗二分) 白薇(一分) 甘遂(熬一分) 附子(炮二分) 葶苈
(熬令紫色
三分)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三。忌猪肉冷水生葱。(并出第十七卷中)



<目录>卷第十六

<篇名>温脾汤主脾气不足及不调下痢方六首

内容:深师浓朴汤。疗冷实。服温脾汤不瘥。乃服此汤方。
浓朴(四两炙) 桂心(二两) 枳实(三两炙) 生姜(五两)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相去五里久。不过五剂。忌生葱。
又温脾汤。疗脾胃中冷结实。头痛壮热。但苦下痢。或冷滞赤白如鱼脑方。
人参(一两半) 干姜 附子(炮各二两) 大黄(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分为三服。忌猪肉冷水。
又大温脾汤。疗脾胃中冷。不得食。又谷不消。响响胀满。时苦下痢方。
黄芩 人参 芍药 附子(炮各一两) 甘草(炙) 干姜 大黄 浓朴(炙各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分为三服。亦可四服。得下佳。不下须臾复服。
甚良。忌猪肉海藻菘菜。(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千金翼温脾汤。主脾气不足。虚弱下痢。上入下出方。
干姜 大黄(各三两) 人参 附子(炮)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深师文
仲同)
又温脾汤。主脾气不足水谷下痢。腹痛食不消方。
半夏(四两洗) 干姜 赤石脂 白石脂 浓朴(炙) 桂心(各三两) 当归 芎 附

(炮) 甘草(炙) 人参(各二两)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羊肉饧生葱。
又建脾汤。主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饮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方。
芍药 甘草(炙) 黄 (各一两) 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