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渐润,脾弱肝旺。再拟滋阴润肺,健脾平肝。处方。
银柴胡6克 苏条参9克 广玉竹9克 天门冬6克 炒杭
芍9克 炙冬花6克 百合6克 浮小麦12克 烧乌梅2个
小红枣7枚
上方连服十余剂,潮热全退,其它症状均渐消失。饮食增加,二便正常。面色转润,肌肤浙充,能下床活动,脉弱缓,舌红润。再为拟方,滋养肝脾,调补气血。
苏条参9克空沙参6克广玉竹6克天门冬6克百合
6克淮山药9克 白茯苓9克 炒杭芍9克 京半夏9克
广陈皮6克炙甘草3克莲子9克(去心) 小红枣7枚
[姚按]这种症候,不宜骤用温补,更不可专事寒凉。应本内经:“燥者濡之”,“损者益之”的道理,先用滋润调达,然后平和补益。具体方法就是平肝、润肺,化痰止咳,养阴清热,健脾固中,后再补益气血。对于潮烧,要重视枢转少阳,调和营卫。兼有虫积,则忌“打虫”,宜用“化虫”之方,以免损伤元气。总之,用药不宜过急过猛,须缓缓调治,方能获得预期疗效。
[按]患儿脏腑娇嫩,况因素日少于荣养,感邪之后,治疗失机,其气留连,而致内伤。一脏先病,累及其它,脾弱阴虚,精气受损,而肝旺肺燥,虚热羁缠。形体赢瘦,即民间俗称“童子痨”也,治之难许速效。是案本内经“燥者濡之,损者益之”,谨守清润调达,平和补益,乃治虚损之要领.
眩 晕(高血压)
外宾××,男,五十六岁。1956年夏。
初诊:患者形体高大肥胖,颜面赤红,平素嗜烟酒,喜肥甘,因自寒带初来我省参加工程设施,由于水土不服,加之工作疲劳,用脑过度,近二、三月来,感头目眩晕,四肢麻木作胀,夜眠不安,多梦易醒,时出自汗,食欲不佳,精神疲乏,影响工作。已经找省医院检查,发现血压升高200/100毫米汞柱,并确诊系神经性高血压。曾服降压、镇静等药多次未见明显效果。一周后,病情更加严重,耳鸣脑响,心神不安。起则昏眩欲仆,终日恍恍然如坐舟中,极度疲乏,已不能坚持工作。有关单位极为重视,延余前往会诊,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之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辨证:舌质红、苔薄腻,脉象弦滑。证属肝肾不足,阴虚阳方,风火上千,心神不宁,发为眩晕之症。年龄较高,慎防中风,速宜滋阴潜阳,化风舒络,养心安神为治。拟方:
干地黄12克 白茯神15克酸枣皮6克炒泽泻6克粉丹
皮6克炒淮药12克 淮枣仁15克(冲)生石决明9克生龙
骨12克 生杜仲12克 夏枯草6克 荷叶顶3个
嘱尽量控制烟酒腥腻肥甘之物。
二诊:服上方四剂后,血压下降为150/100毫米汞柱,睡眠渐安,自汗收敛,眩晕、耳鸣、脑响等自觉症状豁然若失,且能外出散步。诊脉弦滑而软,舌红润,食欲增加,二便正常。仍以原方加减:
干地黄12克 白茯神15克酸枣皮6克粉丹皮6克炒泽
泻6克 淮枣仁15克(冲) 明天麻9克 石决明9克 桑寄
生15克生龙骨12克生杭芍9克
上方连进八剂,患者血压稳定在130/90毫米汞柱,精神好转,诸症消失,已能恢复工作。
[按]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叉云;“肝者,罢极之本也”。本麦惠者,由于肝肾不足,阴虚阳亢,风火上干,心神不宁,导致眩晕。法拟育阴潜阳,方用六味加生龙骨、石决明。以生杜仲、桑寄生、夏枯草、荷叶顶、宣舒肝肾及脑络,天麻熄风,枣仁养心安神,再佐芍药,配伍丹皮、枣皮,酸敛柔肝。不重寒凉而火自平,不专驱散而风自化,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
肝风虚眩(高血压)
外宾某,男 四十二岁。1964年8月。
初诊:据云平素身体尚可,近来因工作繁重,昼夜书写、审阅文件持续一周之久,未得休息。当工作完成之后,即感头晕、目花 耳鸣,彻夜失眠,心烦食少。经检查,发现电压上压至190/120毫米汞柱。拟定中西医药配合治疗。

中医辨证:机体之肝脏,具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当在较长时间思维、精力、视觉等官能高度集中应用于某一事物之上,由此耗散肝经气血。内经云:“肝受血而能视”又云“久视伤血”。肝脏体阴而用阳,当肝血耗散,肝气失濡,致虚风上逆作眩,遂成“血虚生风”诊脉细弦而数,舌质红,苔薄黄。治则本“急者缓之”之意,滋养肝血,兼佐安镇,平熄虚风。处方:
全当归12克炒白芍12克 茯神木15克 大寸冬9克 明天
麻9克 石决明12克炒黑豆15克健莲子15克黑芝麻12克
净竹茹6克 云母石12克(醋煅)(嘱:以玉米须煎汤代水
煨药)
上方浓煎,温服二剂,并配合西药降压、镇静等药治疗。三日后复诊,血压下降至130/90毫米汞柱。患者已能起床活动,头晕、心烦、思饮、便干诸症消除,食眠恢复正常。
脉现和缓,舌质红,苔薄有津。
此属肝血得养,虚风平定,病势向愈。续用滋阴降火丸调理巩固。服法:滋阴降火丸七丸,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