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克 紫草茸6克 金银花9克 广蛇床e克地
夫子9克生甘草3克
外用绣防风二两煎汤早晚薰洗。
二诊:上方连续服八剂,周身散在性紫斑渐散,但两膝下斑点仍密,骚痒未止,它症如前。续用原方,量加重,
细生地15克 木防己6克 细秦艽12克 桑枝15克 苦参
9克 粉丹皮6克 赤芍药9克 木通9克 金银花9克
广连翘9克 川红花4.5克 紫草茸9克 通草3克 丝瓜
络9克 海风藤9克 浙贝母9克(冲) 牛夕9克
外治法同前。
三诊:上方连服十五剂,紫斑逐渐稀少,骚痒、潮热、疼痛、浮肿亦渐消失。能单独活动,行走数公里不感疲乏,夜可安卧。饮食增加,面色转润。大便畅通,溺色清淡。脉现缓和,舌苔薄润。此内伏风热湿毒渐化,络脉气机疏通。
续为拟凉血清络,化湿解毒之方常服。
细生地12克 淮山药12克 云茯苓12克 粉丹皮6克 川红
花4.5克 金银花6克 紫地丁9克 生苡仁12克 生甘
草3克冲绿豆9克丝瓜络9克
七一年来信,经服上方三十余剂,病症痊愈。
[按]因风热湿毒浸瑶血络,发为紫斑,治用凉血苦寒解毒寓轻淡清通法。

阻塞性脉管炎
赵××,男,五十三岁,工程技术人员。1968年7月。
初诊:患者平素热爱体育锻炼,经常参加球类比赛。发病前因足部外伤,继则双下肢脉管发炎,色紫红,肿胀疼痛,行动困难。西医诊断:阻塞性脉管炎。言须“截肢”始有希望,而患者拒作手术。遂改服中药附片、姜、桂、及注射川乌、红花等药,症状有增无减,体虚乏力,转余诊治。
脉象六部皆涩,舌红、苔薄腻。症属肝脾肾经不足,风湿凝滞,气不行血,瘀血阻络,经脉损伤。处方:
生口芪15克 当归尾12克炒杭芍9克川芎6克茯苓15克 紫丹参15克 怀牛夕9克 川红花3克 忍冬藤12克 伸筋草15克 桑枝木15克生苡仁15克红饭豆15克g莶草9克
千年健9克 生三七3克(冲细调服)
上方连服数十剂后,症情大减,患者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后即行动自如,恢复工作。
[按]“脉管炎”相当于祖国医学之“脱疽”,本书共三例。此案赵××为“阻塞性脉管炎”,另二案王××及苏××为“血栓性脉管炎”。 (见下页)姚老医师辨证:王案特.占’是热胜于湿,苏案特点是湿胜于热,本案特点是气不行血。
王案采用清热解毒,活血消瘀,兼化湿邪。苏案采用祛湿舒筋,活血化热。本案采用助气行血,去瘀除湿,强健筋络。
可见“病同症异”,治则及方药,应灵活变化。
血栓性脉管炎(一)
王××,男,三十五岁,解放军。1968年。
初诊:病经数年,双下肢筋脉曲张变形,红肿疼痛,兼弥漫隐疹,行动困难,便秘溺赤。诊断:血栓性脉管炎。后因治疗无效,约余会诊。脉象弦数有力,舌红,尖赤,苔黄。是属血燥阴虚,风热湿毒滞塞,下肢筋脉受损,瘀血不化,热胜于湿。拟用下方:
细生地15克赤芍药9克土茯苓15克金银花9克忍冬
藤12克焦黄柏3克 木通9克 桑枝木15克 当归尾12克 藏红花3克 紫草茸6克生甘草3克芦根15克苡仁15克 生三七3克(冲细调服)
上方嘱患者在病情无其它变化时连续服用。约服二十剂后,脉转调和,舌赤苔黄退净,患处红肿疼痛及隐疹诸症皆消失。
按语见前案。
血栓性脉管炎(二)
苏××,男,约三十岁,某县缝纫工。1970年夏。

初诊:患者病经三年,症见双下肢足面青紫,筋脉肿胀,疼痛不止。每当气候炎热,病情加剧。曾经数医院中西医诊断治疗,及自服草药,也曾注射针水,均无明显效果。
据西医诊断:血栓性脉管炎。脉象细而濡滞,舌红苔腻,中医辨症:此属肝肾失调,下肢湿热不化,湿胜予热,筋脉气血受损。拟用下方:
霜苍术6克怀牛夕9克 焦黄柏4.5克 当归尾12克 云茯苓15克 桑枝木15克 青木香4.5克 稀莶草9克 伸筋草12克 甘草梢3克 生苡仁15克 红饭豆15克(冲) 生
三七3克(冲细词服)
嘱患者每剂服三、四煎后,用药渣熬汤,薰洗双足患部。
上方连服十五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疼痛肿胀消失。随嘱其保存此方,经常配服,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