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宁坤秘笈
书名:宁坤秘笈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岐黄之书,汗牛充栋,而妇科证治尤烦。然各家诸书非博而弗精,即约而未尽。苟非脉理通明,见识广大者仍复茫
然失据,更致传信传疑,此有书而不如无书也。顾胎产著名者非无其人,但延请而始能测病之源,临症而后定药之性,
甚有薪传失实,贻误堪虞。夫胎产为居家恒有之事,荒陬僻壤,安能尽觅良医,而昏夜仓皇顷刻难求药饵,诚可慨焉!
仆悯世之艰,忘己之拙,合刊是编上卷,为昔人潜寓□提,得其全璧,多述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之说,症治方书了如指
掌。中卷则独宗生化汤为主,而按症加减,详述临产及产后诸调理事宜,毫无遗义。下卷则类及叶老人调经种子,阴阳
仙枣胎息立成,及倪涵初先生痢疟永效方,一并公世而兮。颜其目曰《宁坤秘笈》,末则直书曰《经验良方》。倘家执是
编,体察阴阳,于未孕欲孕之先,按治胎元于临产即产之后,是不特妇科秘术和盘托出而失传,贻误之弊。殆可无忧。
其视博而未精,约而未尽者相去为何如哉!至末卷经验诸方,珍藏尚多,此仅吉光片羽,统俟续刻,俾得共观全豹云。
\x乾隆丙午孟秋闰月中浣耶溪月田砺堂氏题\x



<目录>上卷

<篇名>妇女之病九十一症,治法七十九方

属性:\x第一经前\x
论其症,血来如胆水,五心作热,腰痛,并小腹痛,面黄色,不思饮食。乃气血虚,先退其热,然后调经。次月胜
血而愈。先用黄芩散治之。
\x黄芩散方一\x
黄芩(六分) 川芎(八分) 当归 白芍 苍术(各一钱) 甘草(三分) 知母(五分) 花粉(五分)
水煎温服。后用调经丸。
\x调经丸方二\x
三棱 莪术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各一钱) 玄胡(一两) 茯苓(一两) 川芎 小茴香 乌药(各八
分) 大茴香(八分) 砂仁(五钱) 香附(一两一钱)
米糊为丸,不拘时酒服。
\x第二月经后\x
论其症,经来如漏水,头昏目暗,小腹作痛更兼白带,咽中臭如鱼腥,恶心吐逆。先用理经四物汤,后用补内当归
丸。
\x理经四物汤三\x
当归 川芎 生地 柴胡 白术 香附 玄胡 白芍 黄芩 三棱
水煎,临卧热服。
\x补内当归丸四\x
当归 续断 白芷 阿胶 浓朴 茯苓 苁蓉 蒲黄(各一两,炒黑) 萸肉(一两) 川芎(八钱)
熟地(一两五钱) 甘草 干姜(各五钱) 附子(二钱)
炼蜜为丸,空心温酒下七八十粒,次月即愈。
\x第三月经或前或后\x
论其症,因脾土不胜不思饮食,由此血衰,经或前或后,宜补脾则血旺气匀,自然应期,宜服紫金丸。
\x紫金丸五\x
陈皮(五钱) 良姜 莪术(各八钱) 槟榔 砂仁 红花(各六钱) 枳壳 乌药(各八钱) 三棱(一两)
米糊为丸,用米汤送八十粒。
\x第四月经血虚发热\x
论其症,因妇人性急或行经时房事触伤,胁中结一块如鸡蛋大,在左右两胁。月水不行,变成五心烦热,头痛目暗,
咳嗽生痰。若半年一年不医,肉瘦泄泻则难治。宜先止热,用逍遥散。
\x逍遥散六\x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花粉(各八分) 黄芩(六分) 薄荷叶(四分) 胆草(五分) 地
骨皮 石连肉(各一钱)
水煎空心服,后止其嗽,用紫菀汤。
\x紫菀汤七\x
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 阿胶(炒研,八分) 待药煎
好方入白桑皮(一钱,蜜炙) 五味子(五分) 知母(一钱,炒) 川贝(一钱,去心) 紫菀
桔梗 苏子(各八分) 枳实(一钱) 款冬花(六分)
水煎,临卧服。
\x第五经闭发热\x
论其症,因行经时,及产后因食生冷并食水果。血见水则滞故也。起初一二月作寒作热,五心烦躁,脾土胜自然经
水流通。若半年不治,变成骨蒸。子午面热,肌肉消瘦,泄泻不止,急宜治之。倘病甚重,急用鸦片三厘调甘草汤送下,
有起死回生之妙,宜用逍遥散、紫菀汤二方。俱详第四。
\x第六行经气血作痛\x
论其症,经来一半血未曾尽,腹中作痛,变发潮热,或有不热,须破其余血,热止痛安,宜用红花散。
\x红花散八\x
枳壳(六分) 红花(一钱,炒) 牛膝 当归 苏木 赤芍 三棱 莪术(各八分) 川芎(五分)
水煎,空心服。
\x第七经来不止\x
经来一日不止,有半月之久,乃血妄行,问其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