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冬寒、春温、夏热、秋凉、为四时之正气也。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
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此为四时正气。
中而即病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
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此为时行之气。前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
时。伏寒变为温病。
此为温病也。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
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
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为疫气也。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发病寒热轻重不同耳。
王宇泰云。此辨时行与伤寒相似。治法不同。要在辨其病原。寒、热、温、三者之
异。则用药冷热之品味判然矣。
王履云。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暑。其原不殊。故一以伤寒为称。其类各别。
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今人以伤寒法治温暑。亦不过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或用
辛凉解散。庶为得宜。苟不慎而轻用之。诚不免夫狂躁斑黄衄血
之变也。
王宇泰云。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
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之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
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
之。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共二十四。内经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四时谓之岁。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疑漏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按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
去。有至而太过。何故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
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
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
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内经曰。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
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即是观之。脱漏明矣。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天地阴
阳之气。鼓击而生。春夏秋冬。寒热温凉各正一气也。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春暖为夏暑。从生而至长也。秋忿为冬怒。从肃而至杀也。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十月六爻皆阴。坤卦为用。阴极阳来。阳生于子。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
于卦为复。言阳气得复也。四月六爻皆阳。乾卦为用。阳极阴来。阴生于午。夏至之后。
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于卦为 。言阴得遇阳也。内经曰。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
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曰合。阳退于酉。阴退于卯。是阴阳相背。
故曰离。内经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
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天地阴阳之气。既交错而不正。人所以变病。内经曰。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内经曰。养生者。必顺于时。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
者。从其根故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不能顺四时调养。触冒寒温者。必成暴病。医者当在意审详而治之。
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当春之时。风气大行。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以春适王。风虽入之。不能即发。
至夏肝衰。然后始动。风淫末疾。则当发于四肢。夏以阳气外盛。风不能外发。故攻内
而为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