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诸寒药者。比比也。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盒饭赤而难。胞
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
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
污泥而死。
卫为阳。荣为阴。卫气强实。阴血虚弱。阳乘阴虚。下至阴部。阴部。下焦也。阳
为热。则消津液。当小便赤而难。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者。阴气内弱也。经曰。阴弱者
汗自出。是以卫家不微。而反更实。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则肉消而成暴液者。
津液四射也。医反下之。又虚其里。是为重虚。孤阳因下而又脱去。气血皆
竭。胃气内尽。必下如污泥而死也。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
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则必烦。利不止。
数为热。止则邪气结于经络之间。正气不能复行于表。则邪结于脏。邪气独浮于皮
毛。下之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叶热。必烦。利不止。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大属表。故不可下。
病欲吐者不可下。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邪犹在胸中也。
大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表未解者。虽有里证。亦不可下。当先解外为顺。若反下之。则为逆也。经曰。本发
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阳热证多。则津液少。下之。虽除热。复损津液。必便难也。或谓阳多者表热也。下
之则心下硬。
戴元礼云。阳明下证已具。其人喘嗽。或微恶寒。为太阳阳明。或往来寒热。为少
阳阳明。于阳明证中而有太阳少阳证未罢。此非正阳明也。慎未可遽下。所以古注阳明
有三。常须识此。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
无阳者。亡津液也。阴强者。寒多也。大便硬。则为阴结。下之虚胃。阴寒内甚。
必清谷腹满。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
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衄。
伤寒则无汗。发热头痛。微汗出者。寒邪变热。欲传于里也。发汗则亡阳增热。故
不识人。若以火熏之。则火热伤气。内消津液。结为里实。故喘。不得小便。心腹满。
若反下之。则内虚津液。邪欲入里。外动经络。故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若加温针。
益阳增热。必动其血。而为衄也。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
候也。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
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
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难者。为危殆。
脉阴阳俱紧。则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太阳少阴俱感邪也。恶寒者少阴。发热者太
阳脉欲厥者。表邪欲传里也。恶寒甚者。则变热。翕翕汗出。喉中痛。以少阴之脉。循喉
咙故也。热多者。太阳多也。目赤脉多者。睛不慧。以太阳之脉。起于目故也。发汗攻
阳。则少阴之热因发而上行。故咽中伤。若复下之。则太阳之邪。因虚而内陷。故两目
闭。阴邪下行。为寒多。必便清谷。阳邪下行。为热多。必便脓血。熏之。则火热甚。
身必发黄。熨之。则火热轻。必为咽燥。小便利者。为津液未竭。犹可救之。小便难者。
津液已绝。则难可制而危殆矣。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
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贪水者。
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栗。阴阳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
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苔。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
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伤寒发热。寒变热也。口中勃勃气出。热客上膈也。头痛目黄。血不可制者。热蒸
于上也。千金曰。无阳即厥。无阴即呕。贪水者必呕。则阴虚也。恶水者厥。则阳虚也。发
热口中勃勃气出者。咽中已热也。若下之。亡津液。则咽中生疮。热因里虚而下。若热
气内结。则手足必厥。设手足温者。热气不结而下行。作叶热利。下重。便脓血也。头
痛目黄者。下之。热气内伏。则目闭也。贪水为阴虚。下之又虚其里。阳气内陷。故脉
厥。声嘤。咽喉闭塞。阴虚发汗。又虚其阳。使阴阳俱虚而战栗也。恶水为阳虚。下之
又虚胃气。虚寒内甚。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