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

  火劫发汗。则热盛火炽。以至阴阳俱竭。变症百出。慎之慎之。

  风为阳邪。因火热之气。则邪风愈甚。迫于血气。使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风与火气谓之两阳。两阳相熏灼。热发于外。必发身黄。若热搏于经络。为阳盛外热。迫血上行。

  必衄。热搏于内者。为阴虚内热。必小便难。若热消血气。血气少。为阴阳俱虚。血气虚少。不能荣于身体。为之枯燥。三阳经络至颈。三阴至胸中而还。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者。热气炎上。搏阳而不搏于阴也。内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腹满微喘者。热气内郁也。内经曰。火气内发。上为口干咽烂者。火热上熏也。热气上而不下者。则大便不硬。若热气下入胃。消耗津液。则大便硬。故云或不大便。久则胃中躁热。必发谵语。内经曰。病深者。其声哕。火气大甚。正气逆乱。则哕。内经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火热大甚。故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扰乱也。小便利者。为火未剧。津液未竭。而犹可治也。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责邪在表。医以火劫发汗。汗大出者。亡其阳。汗者心之液。亡阳则心气虚。心恶热。火邪内迫。则心神浮越。故惊狂。起卧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表邪。去芍药。以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也。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本草云。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属是也。

  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第四十四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味酸咸)

  龙骨(四两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 蜀漆(三两洗去脚味辛平)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

  当汗出愈。

  形作伤寒。谓头痛身热也。脉不弦紧。则无伤寒表脉也。经曰。诸弱发热。则脉弱为里热。故云弱者必渴。若被火气。两热相合。搏于胃中。胃中燥烦。必发谵语。脉弱发热者。得脉浮。为邪气还表。当汗出而解矣。

  王三阳云。此证固不须治。待其自汗。则愈。若脉不肯浮。酒炒芩连等。微解之可也。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火阳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则热无从出。阴虚被火必发躁也。六日传经尽。至七日再到太阳经。则热气当解。若不解。热气迫血下行。必清血清厕也。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脉浮热甚为表实。医以脉浮为虚。用火灸之。因火气动血。迫血上行。故咽燥唾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数之脉。则为热也。灸则除寒不能散热。是慎不可灸也。若反灸之。热因火则甚。

  遂为烦逆。灸本以追虚。而复逐热为实。热则伤血。又加火气。使血散脉中。气主 之。

  血主濡之。气血消散。不能濡润筋骨。致骨焦筋伤。血散而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脉浮在表。宜以汗解之。医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无从出。又加火气相助。则热愈甚。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火性炎上。则腰以下。阴气独治。

  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烦热也。邪气还表。则为烦热。汗出而解。以脉浮。故为邪还表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三两。

  烧针发汗。则损阴血而惊动心气。针处被寒气聚而成核。心气因惊而虚。肾气乘寒气而动。发为奔豚。金匮要略曰。病有奔豚。从惊发得之。肾气欲上乘心。故其气从少腹上冲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与桂枝加桂汤。以泄奔豚之气。

  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桂枝加桂汤方第四十五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根据前法。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先火为逆。复以下除之。里气因虚。又加烧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