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汤。以温其脏。

  张兼善云。经言辈字。谓药性同类。惟轻重优劣不同耳。四逆汤。甘辛相合。乃大热之剂。苟轻用之。恐有过度之失。所以仲景不为定拟也。莫若以理中循循而用之。至为稳当。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太阴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太阴入腑。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十余行者。脾家实。腐秽去也。下利烦燥者死。此以脾气和。逐邪下泄。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而利必自止。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表。

  加芍药以和里。

  卷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桂枝加芍药汤方第八十三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

  卷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桂枝加大黄汤方第八十四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娄氏云。用四逆辈。固所当然。复用桂枝大黄。夫大黄大寒。何为用于阴经。又兼桂枝。寒热相杂。何也。曰。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为寒在中焦。以四逆等汤温其脏。此本经当用之药也。其太阳病。反下之。表邪未解。乘虚传于太阴。因而腹满时痛。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为宜。

  赵嗣真云。太阴腹满证有三有次第传经之邪。有直入本经之邪。有下后内陷之邪。

  不可不辨。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腹满痛者。太阴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药攻满痛者。宜少与之。以胃气尚弱。易为动利也。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

  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欲吐不吐心烦者。表邪传里也。若腹满痛则属太阴。此但欲寐。则知属少阴。五六日邪传少阴之时。自利不渴者。寒在中焦。属太阴。此自利而渴。为寒在下焦。属少阴。

  肾虚水燥。渴欲引水自救。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也。经曰。下利欲饮水者。

  以有热故也。此下利虽渴。然以小便色白。明非里热。不可不察。

  王三阳云。此寒中阴经而传入阴脏者。虽引水自救。浮阳在上也。若有大渴。方可论阳邪传阴热证。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阴阳俱紧。为少阴伤寒。法当无汗。反汗出者。阳虚不固也。故云亡阳。以无阳阴独。是属少阴。内经曰。邪客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少阴寒甚。是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咳而下利。里寒而亡津液也。反以火劫。强责少阴汗者。津液内竭。加火气烦之。

  故谵语小便难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此少阴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故不可发汗。

  王三阳云。此无发热证。故不可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脉微为亡阳。表虚不可发汗。脉弱涩为亡阳。里虚复不可下。

  王三阳云。脉弱涩。涩者、阴也。涩为血少。乃亡阴也。